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打造载体,提升服务,加快优质人才资源的战略性集聚,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特别是2012年,深圳市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及政策调整的深度、广度均为历年来罕见,对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 近年来深圳市人才引进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一)改革人才引进评价方式,整合人才引进政策和渠道,对外来务工人员统一实行积分入户政策
1.改革的政策背景
2010年以前,深圳市外人才引进除公职人员招考等专门渠道外,主要为市外调干、市外招调工、毕业生接收三个日常渠道。其中招调工和调干是引进市外人才的常态化制度,均采用条件式标准的评价方式。事实上,政府招调工、调干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源由政府统一调配的做法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劳动者已成为一种资源在市场中自由流动。目前实行的招调工和调干制度,实质上就是对符合本市人才引进条件的非户籍人员给予办理入户,使之能够享受相应的公共福利待遇,从而鼓励和引导其融入深圳、扎根深圳。2009年,深圳共引进市外人才80354人,其中接收毕业生37846人,调干23271人,招调工19237人。
2010年,广东省开始实施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农民工群体,采用综合评价机制,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当积分达到一定分值时,允许其申请办理入户。深圳市出台深府办〔2010〕70号、深府办〔2011〕59号文件,建立了积分入户制度,对异地务工人员中符合条件者予以入户。积分入户与调干、招调工一样,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户籍准入制度,区别在于评价机制不同。2010年、2011年全市办理积分入户分别为2230人、10907人,分别占当年市外人才引进总量的2.17%、9.06%。
2012年,深圳市将招调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统一整合为积分入户,颁发实施《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办法》(深府办〔2012〕40号)(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招调工引进评价机制实施了重大改革,采用综合评价办法引进本市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经整合后,深圳市外人才引进工作除公职人员招考等专门渠道外,主要为毕业生接收、市外调干、积分入户三个日常渠道。至2012年,全市办理积分入户50066人,占当年市外人才引进总数的41.66%,比2010年、2011年均有大幅提高,已成为深圳市人才引进的重要渠道。
2.改革的主要内容
建立积分入户制度,并将招调工纳入积分入户,不是一个单纯的渠道整合概念,而是人才引进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核心价值在于实行综合多元量化的人才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人才引进评价机制中由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以学历、职称、技能等条件为主的单一评价标准,以及以评审、考试等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社会导向,构建综合多元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方式更为科学全面。人的能力是综合性的,反映在多个方面,人才的评价机制同样应当具有综合性特征。目前国内评价引进人才主要是学历加技术技能的条件引进模式,普遍存在评价方式简单、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学习借鉴香港优才计划和加拿大移民评价系统,对人才进行多元综合评价,强调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除文化程度、技术技能外,还着重考虑了发明创造、技能竞赛、工作经验、投资纳税、社保缴纳、居住条件、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目标,克服了过去评价标准单一、片面的弊端,更凸显了人才的社会价值考量。该办法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和员工的好评,国家、省、市媒体均予以充分肯定。统计分析显示,对同期通过积分入户制度招工入户与通过招调工制度入户的人员群体素质进行比较,前者综合素质明显较高。
二是坚持量化评价,人才评价标准更为科学明晰、客观公正。深圳市在设计积分入户指标体系时,以实现综合评价为目标,全面考虑各类要素,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细化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从根本上保证评价结果真实有效。2012年积分入户指标项主要包括个人素质、纳税情况两大主要素和参保情况、居住情况、年龄情况、奖励加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