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一 三市区域性特征
晋南三市是指山西省南部的长治、晋城、运城三个地级市。长治、晋城是山西的煤炭资源大市、工业大市,运城是山西的农业大市、文化资源大市。晋南三市总面积3.74万平方公里,约占山西全省的24%;总人口为1079万人,占山西全省的30%;生产总值为3130.4亿元,占山西全省的28.2%;耕地面积为1529.4万亩,占山西全省的21.2%。三市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资源禀赋较好
长治市煤炭、铁矿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274亿吨,占山西省已探明储量的12%;铁矿探明储量为1.4亿吨;硅矿资源储量36亿吨以上;镁矿探明储量18亿吨。晋城市是煤炭资源大市。煤炭资源以无烟煤为主,储量约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1/4以上,占山西省的一半以上。全市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6.4%,总储量808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271亿吨。晋城煤炭具有含硫量小,发热量高,素有“白煤、香煤、兰花炭”之称。晋城市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21.4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立方米,高于全省和周围各省区平均水平。运城市铜、钴、芒硝等9种矿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元明粉产量192万吨,占全国的25%;硫化碱产量7.2万吨,占全国的20%;硫酸钡产量3.9万吨,占全国的15%,运城盐池,面积132平方公里,已有4000多年的开发历史。运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关羽、薛仁贵、王勃、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等历史名人都是运城人。全市现有各种文物旅游景点1600多处,其中,国保单位44处,省保单位92处。著名的有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古蒲津渡、唐开元大铁牛、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鸣条岗舜帝陵、《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司马光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历山原始森林、城市森林公园凤凰谷、运城盐湖的黑泥浴等,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二)重化工业特征突出
长治、晋城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重化工特征突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工业增加值比重远远超过一、三产业比重之和,服务业比重较低,农业比重远远低于河南和全国平均水平。长治市三次产业比例为4∶67.9∶28.1。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4.7亿元,占全省的10.3%,煤、焦、冶、电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高达80%以上,生产煤炭1亿吨,占全省的12%;生产焦炭1298万吨,占全省的14.3%;生产钢材408.6万吨,占全省的12.1%;全年发电305.8亿千瓦时,占全省的13%。晋城市三次产业比例为4.3∶65.5∶30.2。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1.5亿元,占全省的7.4%,生产煤炭9140万吨,占全省的10.5%;生产钢材占全省的6.5%。运城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纺织工业和重工业大市。2011年常住人口为516.7万人,占全省的14.3%。2011年运城三次产业比例为16.2∶48.6∶35.2,其中一产比重16.2%,高出全省10.4个百分点。运城是山西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小麦、棉花、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6.6%、92.3%、20.9%和67.2%,肉类总产量占全省的21.3%,果汁加工能力36万吨,占全省的90%。运城纺织工业发达,2011年生产纱3.65万吨,占山西全省的67.5%。同时,运城又是山西的重工业大市,2011年运城轻重工业比例为17.3∶82.7,其中焦炭产量为1209.6万吨,占全省的13.3%;生铁产量为672万吨,占全省的17.8%;钢材产量为459万吨,占全省的13.6%;氧化铝产量为178.7万吨,占全省的35.7%。
(三)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从人均GDP和城市化率来看,虽然三市的发展阶段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2011年,长治市、晋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36425元和39205元,折合5640美元和6070美元,均超过了河南省4400美元、全国5450美元的水平。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0.57%,晋南三市中长治、晋城城镇化率分别为47.66%、52.75%,均高于河南水平,其中,晋城还高于全国水平。长治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131元,农民人均收入为7092元,均超过全国和河南水平。晋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127元,农民人均收入为5289元,其中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全国和河南,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和河南。长治市、晋城市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后期,经济实力超过河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运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9732元,折合3055美元,运城市城镇化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