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作者:沈莎莎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摘要:皖北地区包括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五市及淮南市的凤台县和潘集区,该区远离中心城市群,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是全国主要的粮食基地。2011~2012年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粮食和农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皖北地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皖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围绕建设“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和粮食发展为基础,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
    Abstract:Northern Anhui includes Suzhou, Huaibei, Fuyang, Bozhou, Bengbu, Fengtai and Panji of Huainan. This area is away from the central cities group and in low level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it is the country's major grain production base. In 2011-2012,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has been accelera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 and urbanization has speeded up with food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good momentum,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s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Northern Anhui are facing rar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nd many challenges in the current and the next period, in order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n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support from national policy.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 area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this area should make new urbanization play a guiding role, new industrialization leading role, agriculture as basis, and walk the road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out sacrificing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皖北地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安徽省北部和皖、豫、鲁、苏四省交界处,地处北纬32.89度至34.38度,东经115.81度至118.17度之间,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主要包括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五市及其所辖的28个县(市、区),以及淮南市的凤台县和潘集区(见图1)。本区远离中心城市群,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是全国主要的粮食基地。

    一 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皖北地区总面积38978.1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27.96%,占中原经济区的13.49%;总人口2942.84万人,占安徽省的42.79%,占中原经济区的16.44%;地区生产总值3931.63亿元,占安徽省的25.69%,占中原经济区的9.36%(见表1)。

    表1 皖北地区各地面积与中原经济区占比

    (一)综合发展水平低

    从经济总量看,皖北地区总产值占比明显低于人口占比。2011年,总人口2942.84万人,占安徽省的42.79%,占中原经济区的16.44%;地区生产总值3931.63亿元,占安徽省的25.69%,占中原经济区的9.36%,分别比人口占比低17.1个百分点和7.08个百分点。特别是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皖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2011年,皖北地区GDP占比为25.69%,比2010年的26.36%降低0.67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2011年,皖北地区人均GDP为16432.60元,比安徽省平均水平的25659.31元低9226.71元,比中原经济区31300低14867.4元。其中,淮南、淮北、蚌埠、宿州、亳州和阜阳的人均GDP分别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突破1000美元,除淮南外,均晚于全国的2003年和安徽省的2005年。从人均财政收入看,皖北地区2011年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40.13元,分别比安徽省低1612.22元,比河南省低1105.34元。从居民收入看,2011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464.36元和6097.80元,分别比安徽省平均水平低1141.77元和134.41元,比中原经济区低730.44元和53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左右。

    (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

    2011年,皖北地区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2∶47∶31,与安徽省三次产业比例13.4∶54.4∶32.2相比,第一产业高出8.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低7.4个和1.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结构低级化,种植业仍占主体,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低;工业结构传统化,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占比偏高,而高附加产业比重偏低;三产结构初级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各地产业差异较大,淮北市以第二产业比重为最高,第一产业比重偏低,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亳州、宿州和阜阳三地产业结构相似,属于第一产业比例偏高型;蚌埠市与整个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比较类似,而凤台县和潘集区第二产业比重极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从城镇化率看,2011年皖北地区为36.7%,比安徽省的44.8%低8.1个百分点,比河南省的40.57%低3.87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2011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三)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皖北地区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土层深厚,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黄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主产区。2011年,皖北六市粮食总产达到1906.76万吨,农业增加值为5175324万元,分别占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和农业增加值的60.81%和48.94%,农业地位突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见表2)。

    表2 皖北地区粮食产量

    (四)三农问题突出

    本区农村人口众多,占安徽省农村总人口的45.06%,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皖北发展的最大难题。一是农村人口多。2011年,皖北地区就业结构为42∶29∶29,三次产业结构为22∶48∶30,一产从业人员占比比产值占比高20个百分点,农民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目前皖北地区共有1542.65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1040.81万人,农民外出务工人数501.84万人,按劳均10亩地的水平,还有721.6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2011年,皖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97.80元,比安徽全省平均水平低134.41元,比河南省低531.2元。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为52.37%,比安徽全省平均水平高4.46个百分点,比河南省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对农业依赖较大,但是由于户均耕地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