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一 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皖北地区总面积38978.1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27.96%,占中原经济区的13.49%;总人口2942.84万人,占安徽省的42.79%,占中原经济区的16.44%;地区生产总值3931.63亿元,占安徽省的25.69%,占中原经济区的9.36%(见表1)。
表1 皖北地区各地面积与中原经济区占比
(一)综合发展水平低
从经济总量看,皖北地区总产值占比明显低于人口占比。2011年,总人口2942.84万人,占安徽省的42.79%,占中原经济区的16.44%;地区生产总值3931.63亿元,占安徽省的25.69%,占中原经济区的9.36%,分别比人口占比低17.1个百分点和7.08个百分点。特别是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皖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2011年,皖北地区GDP占比为25.69%,比2010年的26.36%降低0.67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2011年,皖北地区人均GDP为16432.60元,比安徽省平均水平的25659.31元低9226.71元,比中原经济区31300低14867.4元。其中,淮南、淮北、蚌埠、宿州、亳州和阜阳的人均GDP分别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突破1000美元,除淮南外,均晚于全国的2003年和安徽省的2005年。从人均财政收入看,皖北地区2011年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40.13元,分别比安徽省低1612.22元,比河南省低1105.34元。从居民收入看,2011年皖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464.36元和6097.80元,分别比安徽省平均水平低1141.77元和134.41元,比中原经济区低730.44元和53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左右。
(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
2011年,皖北地区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2∶47∶31,与安徽省三次产业比例13.4∶54.4∶32.2相比,第一产业高出8.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低7.4个和1.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结构低级化,种植业仍占主体,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较低;工业结构传统化,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占比偏高,而高附加产业比重偏低;三产结构初级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各地产业差异较大,淮北市以第二产业比重为最高,第一产业比重偏低,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亳州、宿州和阜阳三地产业结构相似,属于第一产业比例偏高型;蚌埠市与整个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比较类似,而凤台县和潘集区第二产业比重极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从城镇化率看,2011年皖北地区为36.7%,比安徽省的44.8%低8.1个百分点,比河南省的40.57%低3.87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2011年皖北地区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三)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皖北地区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土层深厚,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黄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主产区。2011年,皖北六市粮食总产达到1906.76万吨,农业增加值为5175324万元,分别占安徽省粮食总产量和农业增加值的60.81%和48.94%,农业地位突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见表2)。
表2 皖北地区粮食产量
(四)三农问题突出
本区农村人口众多,占安徽省农村总人口的45.06%,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皖北发展的最大难题。一是农村人口多。2011年,皖北地区就业结构为42∶29∶29,三次产业结构为22∶48∶30,一产从业人员占比比产值占比高20个百分点,农民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目前皖北地区共有1542.65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1040.81万人,农民外出务工人数501.84万人,按劳均10亩地的水平,还有721.6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2011年,皖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97.80元,比安徽全省平均水平低134.41元,比河南省低531.2元。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为52.37%,比安徽全省平均水平高4.46个百分点,比河南省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对农业依赖较大,但是由于户均耕地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