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
新加坡是以港口和商贸业开始发展的城市国家。长期以来,商贸业一直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近年的GDP总额中,服务业占64%左右,其中批发销售占16%、运输仓储占8%、旅馆餐饮占2%、信息通信占3%、金融占11%、商务服务占13%、其他占10%。新加坡不仅不断地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促使经济持续发展(GDP年均增长,20世纪70年代为9.1%,80年代为7.8%,90年代为7.2%,近十多年年均为5.7%),而且始终保持了商贸业的持续发展。
新加坡曾多次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最易经商的城市。在2012年经济学人智库主办的调查中,新加坡在全球120座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评比之中仅落后于纽约和伦敦,排名第三。新加坡的乌节路商圈在2012年初被法国客户调查机构Presence评为世界排名第一优秀商圈。
持续居于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之首的广州,在近年的发展中非常关注和吸取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广州的商界领导多次到新加坡考察学习。2012年12月21日,在广州国际购物节系列活动的开幕式上,新加坡乌节路商联会和广州天河路商会签订友好结盟书,携手共谋发展。新加坡在发展商贸业中的一些主要做法,值得正处于赶超阶段的广州学习和借鉴。
一 新加坡根据为东亚服务的大商贸的思路来发展商贸
商贸业的发展首先是要有人气。1965年新加坡正式成为一个国家时,只有160万人口,20世纪90年代初有300万人口,现在已有530万人口。和世界上现有的20多个20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相比,新加坡只是小国,人气有限。但新加坡是地处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交汇中心,处于南亚的印度洋和东亚的太平洋的连接点,从新加坡开始的7小时飞行圈能覆盖30亿人口。因此新加坡的商贸业没有局限在只为530万新加坡人服务上,而是发展成为东南亚、东亚和亚太区服务的商贸业。
新加坡被公认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尽管在这一区域内,新加坡面临着老对手香港地区,周边国家马来西亚、印尼以及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挑战,但是新加坡发展出了有自己特色和竞争力的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通信业和金融服务业,这也是新加坡服务业的四大重头行业。
在全球化趋势的引领下,新加坡的传统商贸业(零售、批发、餐饮、住宿)已扩展到和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功能性服务(旅游、交通、物流、会展、休闲、养生、教育、医疗、金融、保险、设计、创新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生共荣。新加坡的商贸业发展,是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大商贸发展。
例如会展业。新加坡近20多年来,持续被评为亚洲第一会展中心。新加坡交通便利,资讯和网络发达,商务环境充满活力,空气清洁程度高,生活质量好。特别是新加坡能提供一系列世界级的会议中心、展览馆、会议场地、功能性建筑,能够适合各种会议的需求和预算。此外,新加坡也是诸多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秘书处,全球会议、国际展览都把这里作为亚太地区的首选之地。特别是新加坡政府利用新加坡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品牌效应,举办各种全球性会议,如世界水周、世界宜居城市会议、世界能源会议,等等。近年新加坡每年举行商务会议达6000多场次,占亚洲会议总数的25%。由于会展业的繁荣,2011年新加坡吸引了400万商务旅行人士,占到新加坡总旅游人数的27%。
2011年到新加坡旅游的人数已达到1320万,2012年进出樟宜机场的旅客达5120万人次,比2011年上升10%。巨大的人流量,构成了新加坡作为世界城市的人气。东亚地区中产阶级占全球的比重正在从2009年的28%,预计上升到2020年的54%。东亚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东亚的中产阶级和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商贸业最主要的顾客群,也是新加坡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来源。
二 构建多层次的,满足多种需要的商业网络
新加坡82%的居民居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中。组屋设计时,就考虑到就近消费、就近工作、就近上学,以减轻交通压力和让居民感到生活方便为原则。安排处于中心位置的一些组屋的底层,出租给商家,形成美食中心(food court)、家庭杂货店、便利店、鲜菜场、理发店、药店、邻里诊所等基层商业网点,使新加坡的居民能很方便地在居家附近买到他们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商品。
同时,新加坡在各主要地铁站等交通中心设立区域性的商贸中心,有超市和较大的专业性商店,如品牌服装店、家用电器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