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大众文化的传统途径、传播方式与内容、表现形式等缺乏创新,导致文化传播大众化程度仍然不足,难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十年奋斗目标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因此,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大众化和文化传播的背景下,郑州要加快对大众文化传播的研究,掌握大众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大众文化传播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不断满足群众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一 大众文化的内涵与传播特点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即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它是一种主要由社会大众阶层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需要促成的庞大的传播媒介体系和文化产业的统一体。一般来讲,大众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可以理解从而可以享受的文化。大众文化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是指书报、杂志、电影、电视、电台、录像、录音带、唱片等面向大量读者与观众、听众的信息载体或通信手段。二是文化消费队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的普及,具有一般阅读、视听水平的人与日俱增,文化消费队伍逐渐扩大。而文化消费队伍的不断壮大是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同步的。三是文化经营服务业。目前,它已成为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势态也是有增无减。例如,出版社、电影院、剧场,电影放映单位,市区街道和市属县、区文化站等。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代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众文化的需要也日渐多元化,大众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性,其生产呈现出日益产业化的趋势,也逐渐建构起了独特的传播方式。
1.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大众文化产品的商品性质,使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大众文化商品同一般的商品一样采取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使大众文化克服了传统文化作品个体、手工生产的特点,实现了社会化大规模批量生产,并借助四通八达的市场渠道迅速向四方扩散。
2.现代化的传播技术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基本传播载体。新兴的电子类传媒,如电视、电脑网络等,让文字向图像化、视频化转变后,对受众教育程度要求降低,可以接纳更多受众。同时,电视、电脑网络等图像、视频化传播制造,让文化信息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吸引了更多受众。另外,微电子、卫星传输、光纤通信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大众传媒跨时空传播信息成为可能。
3.生活化的内容结构
大众文化关注的是大众日常的小事,表达的是大众日常的直接经验和最质朴的情感,满足的是大众日常娱乐、消费需要。其次,从传播过程看,借助大众传媒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渗透,大众文化日益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重合。日常生活化,消除了大众文化与大众的隔膜,使大众自然地认同、亲近大众文化。
4.娱乐化的表达形式
简单娱乐的大众文化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休闲娱乐港湾,吸引了在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倍感紧张、焦虑的人们主动投入其中,放松身心、舒缓压力。
二 大众文化传播对推进郑州城市建设的意义
从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越来越体现在以文化为基础的竞争力上,城市的文化魅力与感染力越强,其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也就越强。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郑州来说,要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注重文化建设,而大众文化的传播则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关键与重心。其可以有效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并展示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进而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一)有效提高市民整体文化素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大众文化的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具体的传播内容之中,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