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世界背景——人类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与地球有限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凸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空间的有限性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的人口承载力是有极限的。地球空间的有限性主要表现为环境容量或环境自组织能力的有限性。地球上有25%~30%的陆地面积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如缺氧的高山、高原(4000米以上),温度低的极地和高山、高原;缺水、缺土的沙漠和石山、岩溶地区,以及火山、地震灾害活动频繁或具有高辐射、地方病流行强度和频度很大的地区,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都很低;而且环境的自组织能力(即自然界,尤其是植物,如草场、森林等遭到破坏后一般具有自我恢复的能力和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对污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强度一定不能超过其自组织能力。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主要表现为非再生资源有极限和可再生资源有极限。非再生资源是指矿产资源,如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煤及各种建材资源等。有资料显示,按现在探明储量和年平均消耗量计算,全球石油只能保证36年,天然气资源只能维持50年左右,磷酸盐资源约为55年,煤144年,铁171年,铜40年,金30年。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是有限的,如粮食的产量,不仅要受天气、病虫害、种子及管理状况的影响,而且用作化肥的磷酸盐,目前全球储量只有340亿吨,且将在55年内耗尽,而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小,这些都决定了粮食生产是有限度的。又如目前全球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已达到供给极限,约有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环境之中。还有地球上的物种在减少,约有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的种群在地球上消失。
在当今世界,人类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与地球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特大城市和超巨型大都市区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和区域的资源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承载压力和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极端天气现象及自然灾害频发,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和区域发展能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已成为关系其未来发展甚至是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对全球态势的分析和对长期趋势的把握,是研究京津冀区域和城市承载力的时代要求和世界背景。
2.国家背景——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十八大以后,全国各地都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都在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3.区域背景——处理好经济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突出矛盾,直接关系到区域健康发展和美丽家园目标的实现
“十二五”时期,正是京津冀地区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基地、先进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重化工业基地的重要阶段,也是区域产业整合、空间优化、城乡一体、生态共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城市群的关键时期。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向沿海地区大规模集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给城市交通、资源生态、公共服务等带来巨大压力。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确立了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但却深受资源环境制约和“大城市病”困扰。从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到“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