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京津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基于水足迹视角

    作者:石敏俊 张卓颖 周丁扬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水资源是限制京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水资源承载力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水资源限制的阈值,强调水资源对于特定历史阶段下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水足迹可以全面反映一个区域对水资源的真实需求,本文以人均水足迹衡量一个区域水资源的人均需求量,分析了北京和天津的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当前北京和天津的现有人口规模已严重超过当地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合理人口规模,也超过了现实供水量所能支撑的水资源承载力。现有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跨区域调水和虚拟水流入来满足的。北京和天津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拓展水资源承载力,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与测算方法

    (一)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既反映了水资源系统满足社会经济系统需求的能力,也与社会经济系统开发自然水资源系统的程度密切相关。承载力的概念最初来自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是继土地承载力后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最受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水资源科学领域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施雅风等(1992)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容纳)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目标。”程国栋等(2002)则把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某一区域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下,考虑可预见的技术、文化、体制和个人价值选择的影响,在采用合适的管理技术条件下,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封志明等(2006)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一定时期、一定经济技术条件和生活水平下,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所能持续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或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段春青等(2010)则认为水资源承载力为“某个区域在一定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以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前提的区域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规模。”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表述有所不同,但上述学者均认为水资源承载力强调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其核心内涵是水资源所能承载或支撑的人口数量或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规模或合理规模。

    参考上述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已有认识,本文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做出以下界定:

    第一,水资源承载力强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第二,水资源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具有极限性,综合反映了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是一个度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阈值范围。水资源承载力最终体现为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下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区域经济或人口数量的极限规模”。

    第三,水资源承载力具有动态性。随时间推移和条件变化,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能力增强,例如跨流域调水工程和海水淡化技术,可利用水资源可能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动态变化的。

    第四,水资源承载力具有开放性。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当地水资源数量及开发利用程度、经济系统规模和结构、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与结构等;外部因素有区际分工与产品贸易结构等。

    基于上述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的界定,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度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阈值,强调水资源对于特定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下人口规模的支撑功能。人口和相应的社会体系是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对象,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是通过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下的人口规模来体现的。因此,本文认为,衡量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应该是水资源的承载对象—人口规模。

    (二)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1.以人均水足迹衡量水资源人均需求量

    由于一个区域的水资源量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计算一个区域的水资源量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的关键是确定水资源的人均需求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消费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来源于当地水资源和跨区域调水的“看得见”的水资源;另一部分是隐含在区域间商品与服务贸易中的“看不见”的虚拟水流动。

    水足迹是指从满足人的需求的角度出发,生产满足一个国家、地区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一个区域的水足迹实际上刻画了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下,该区域生产和生活等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真实需求量。水足迹既包括直接的水资源消费,也包含间接的水资源消费,即隐含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虚拟水。

    本文提出用人均水足迹来衡量水资源的人均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