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一 近年来钢铁工业竞争力变化
“十一五”的前3年(2006~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快速提升,中国钢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均呈快速上升的态势。2009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显现,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委靡,而中国钢铁产品需求相对旺盛,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明显减少而进口显著增加,钢铁产品国际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2010~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逐渐恢复。
1.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回升
2011年,中国钢铁产品增长较快,出口结构优化,市场占有率稳步回升。全年出口钢材4888万吨,比2010年增长14.9%;进口钢材1558万吨,比2010年下降5.2%;钢材、钢坯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3479万吨,比2010年增加750万吨,增长27.5%。无缝钢管、特厚板、冷轧薄板(带)、镀层板、彩涂板和电工钢等中高端板管材合计出口金额占钢材出口总金额的43.3%,比2010年提高3.7个百分点。
从图1可以看出,2010~2011年中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稳步回升态势,截至2011年底,中国钢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稳步回升至10.52%,但与2008年12.06%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依然有一定差距。
图1 1990~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国际市场占有率
2.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恢复
从图2可以看出,1990~2005年,中国钢材贸易竞争力指数都为负数,表明中国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来满足需求,出口的竞争力较弱。其中,1993年贸易竞争力指数最低,仅为-0.85。2006年是中国钢材进出口格局的转折点,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转正,表明中国钢材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出口竞争力逐年增强。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贸易竞争力指数达到历史新高,为0.45,这种增长势头被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打断。由于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委靡,国内市场需求相对旺盛,2009年钢铁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变为负数。2010年和2011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稳步回升,分别为0.22、0.34。
图2 1990~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贸易竞争力指数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持续回升
图3 1990~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从图3可以看出,1990~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除了1995年达到1.17以外,其余年份均小于1,说明中国钢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2006、2007、2008年3年,中国钢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分别达到1.08、1.23、1.36,表明中国钢铁竞争力不断走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钢铁业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2009年中国钢铁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回落到0.76,下降幅度高达44%,2011年又重回1之上。尽管如此,中国钢铁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较之于日本、韩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图4 1990~2011年主要国家钢铁工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4.劳动生产率
2011年,中国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为35.8万元/年·人,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11.5%。
表1 近年来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就业人数与劳动生产率
二 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010、2011年中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回升,2011年已经回升至10.52%,恢复了世界钢铁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地位。2011年,日本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至8.84%,韩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则上升至6.03%,俄罗斯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至5.26%,美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至3.85%(见表2)。
表2 1990~2011年中国与主要钢铁出口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2.贸易竞争力指数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2011年,日本钢铁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下降至0.5941,但仍在主要钢铁产品出口国中位列第一;俄罗斯钢铁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下降至0.4635,在主要钢铁产品出口国中位列第二;中国钢铁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则上升至0.3425,位列第三;韩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上升至0.1048;美国贸易竞争力指数进一步下降至-0.3365(见表3)。
表3 1990~2011年中国与主要钢铁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
2011年,日本钢铁产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1.9613,较2008年的1.5488有显著上升,韩国钢铁产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1.9827,较2008年的1.6280有明显上升;俄罗斯钢铁产业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为1.8398,较2008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