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
2012年1月29日,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向社会公布了成本账单,“涨水价”成为了市民高度关注且热议的话题。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12年2月上旬,在“涨水价”涉及的市内相关地区进行了民意调查,访问了1004位市民,并结合传媒和互联网表达的各方意见,进行了公众意愿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与看法。
一 “西江引水”发生的社会公共成本主要应由政府承担
地处水域发达的广州,多年来一直困扰于供水的“水污”和排水的“污水”两大难题。水质污染引发的用水安全问题,以及为获得优质水源需支付更高的成本,已成社会共识。民调显示,65%的受访者同意“广州人守着珠江没水喝,要到百里外取水,是水污染的恶果”;55%的受访者认为“为获得无污染的生活用水,广州人应该为此付出更多代价”。
应对用水安全,越来越多的市民采取了调整用水模式的行动:饮食用水以购买比自来水贵得多的桶装水、净化水及家庭安装净化器为主,清洁用水则使用自来水。民调显示,这部分市民家庭比例达到37%,而直接以自来水为饮食用水的家庭比例较2009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为61%。显然,在获得优质食用水源上,部分市民已自发在支付更高的成本。
但对于“西江引水”引起的自来水供水成本增加,47%的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个人“不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表示“愿意”者为41%,另有12%的人表态“难说”。在多数市民看来,“西江引水”更是公共成本,而不是个人成本。因此,对“西江引水”提高的用水成本,51%的受访者认为应由“政府负担”,44%的人认为应由“市民与政府共同负担”,仅1%的人认为应由“市民负担”。
从公众态度的深层原因来看,环保监管不足下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无疑透支了生态环境从而透支了民众权利,而在发展成果的分享上,普通市民的分享程度明显较政府要弱。2010年,全市GDP较2005年增长108.5%,同期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高达242.2%,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增长67.6%。民调显示,对2011年的经济发展成果,仅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分享,六成以上的人认为没有分享。政府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经济增长中取得的多,如果在市民用水这一基本民生事务上承担得多,方显财政的公共性质。
二 公众不倾向成本补偿提价
调查显示,对自来水企业节省投资的能力,30%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而多达4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信心”;对其降低成本的能力,“有信心”者仅28%,“没有信心”的受访者更多达53%。
公众缺乏信心并非凭空而来。资料显示,市自来水公司近3年供水的产销差率一直未低过20%,且逐年递增至22%以上。广东省物价局《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的管理办法》规定了全省年供水量3亿立方米以上的供水企业不高于12%,首善之区的广州却远远落后。仅此生产的水卖不出钱,减少的收入已上2亿元。2008~2010年该司发生亏损的同时,人均年工资却逐年递增至6.8万元,远高于市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全市企业4.9万元的水平,甚至高出了房地产业和计算机服务业的水平。另据2007年9月的公开报道,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的招标公告中,西江工程投资总额为50亿元,管网距离60公里,日取水量350万吨;而工程完工后投资造价达到88亿元,管网实际距离为71.6公里,管网长度增加不足20%,而投资增加高达76%;每公里的实际造价达1.23亿元,比招标造价0.83亿元增加了48%。需要强调的是,“西江引水”工程于2008年底开工,时逢金融危机,各项物价均低,但严重的造价超招标状况,市自来水公司却无任何说明。
“有关方面”公开介绍,自来水公司的成本上升,重要原因之一是“西江引水”及改造工程以20年计的折旧成本,每年高达4.3亿元。这一讲法使公众产生“虚增账面成本”的疑虑。首先,“西江引水”工程各项公开资料介绍,其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占造价比例最大的钢管管材使用年限更可达到100年,而折旧按20年计算,严重背离实际。其次,即使按行业会计制度,优质管材的折旧年限也远超20年,而优质管材使用正是“西江引水”投资的主要部分,完全可以采用更长的折旧年限,从而降低“账面成本”。其实,在市自来水公司的账单里,折旧期短是一大特点:2009年折旧费3.2亿元,当年固定资产净值39亿元,即折旧年限仅余12年;2010年当年固定资产净值123亿元,当年折旧3.7亿元,加上“西江引水”和改造工程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