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文化”一词可追溯自《易经》上所记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所谓“人文化成”,它包括诗、书、乐、礼等文化典籍和礼仪风俗在内的社会生活各方面因素融凝汇合而成的文化。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特质,更是由“物性”提升到“灵性”层次的必要条件。
英国学者泰勒(Tylor)的定义,文化乃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龙冠海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总体,包括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从个别社会的立场来讲,一个社会的文化是该社会所建立的,由一代传到下一代的生活方法之总体。”
一个文化的世界就是一个具有伦理背景的世界,即有秩序、道德与美的规范的世界。而人类是生而自由的,充分发挥“自我”是人的义务。因此,追求文化准则的前提是人类必须在伦理道德上享有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是人性尊严的基础。所有的文化必须能让个人的天赋尽情发挥,才能获得团体内分子的共识。
文化的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基本,两岸文化交流是拉近和消除两岸认知距离与隔阂的推手,是沟通两岸子孙民族感情的纽带和桥梁。过去海峡两岸长期的分治与对峙,经贸交流在其中扮演了化解的角色,审视两岸前景,须透过文化的互动交流,才能为两岸关系的推展整好土壤。
一 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认为文明是人类文化认同的最高领域,它一方面由语言、历史、宗教、风俗、制度等共同客观因素决定,另一方面也有个人主观认同的因素,所以一个族群或族体的文化本质决定了其文明的范式。文化是个体参与社会、与他人互动的依据,而社会本身是文化的直接表现和具体作为。文化存在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领域是文明。社会历史过程要在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统一之中才能达成,因而文化成为社会职能体系。
中华文化的概念,乃是由极具差异的众多族群、地方土著及外来移民的各种文化宗教特征,经过长期交流与融合而衍变生成的社会价值系统,成为统一的“民族记忆”。
表1 中西文化的比较大要
中国文化的特征是一种“自主自强之德、返本之德、创化之德、求同存异之德、包容之德、信任之德。然后开展仁道,寻求义道,建立礼制”,亦即行为的规范。人的本性根植于天地之道,故为人之继善成性、发性为德之源,在乎个人的修己以及人、知己以安人、推己以立人。至于如何最终解决人类的福利、世界的和平问题,从儒家的观点,在发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精神,以示范代替强加。
要改造中国的现实,必须从文化入手。从以上所说,我们看到了几种有关人的发展的价值:一是维护社会存在的价值,二是促使社会发展的价值,三是关心人生福利的价值,四是充实社会生活的价值,五是结合全体向未来发展的价值,最后是统合这五种价值为一体的而有促其发展作用的整体价值。中国作为历史性的单一文化、单一种族的文明大国,地域辽阔,族群众多,虽然文化认同与族体认同未必完全一致,但古老文明中的多神信仰和多元道德,曾使中央王朝展现对周边部族文化异质性的较大包容。但是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经济生计以及民族分布模式等因素的制约,使主体社会的同构性一向来自华夏中心意识的不断积累,两岸在文化整合上,宜发扬共同文化的根源——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的功能及价值。
表2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简况
睽诸以往历史,文化模式、地域关系、制度选择及族群利益分配的差别,并非是人类分裂的实质性因素,人类历史的过程熔铸这些元素。例如台湾融汇近代西方思潮,所蕴涵的勤劳、公平竞争、效率、创意、民主化、多元化国际观等可贵经验,也正是最大的特色。今后如能在追求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前提下,继续营造和平理性平等善意、相互礼让新生的环境,并以“文化交流”作为增进了解、减少敌意与误会的途径,对两岸而言,既能滋润彼此的土地和资源,也会发挥凝聚中华族群的作用。
二 中华文化于教育的实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华文化构想需要提升到国际视野及民族定位来建设一个“文化中国”。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于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