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文化创意产业在台北都会的发展模式

    作者:郑美华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和体验经济的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的评比逐渐重视文化层面的竞争。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提升,尤其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结合创意与营销,提高产值、促进就业的有效策略。探究文化产业于台北都会的发展模式,促进美学创意与城市治理的国际潮流,意义相当深远。

    一 前言

    纽约的苏活区(SOHO)在曼哈顿岛的休斯敦街(Houston St.)以南,东起第六大道(6th Ave.)西至百老汇大道(Broadway),延伸约十个街廓区域,20世纪60年代因房租低廉,吸引大批艺术家进驻,成为曼哈顿岛的创意之源。除美术馆、艺廊、时尚潮铺、特色餐厅、酒吧、咖啡馆鳞次栉比外,“逛苏活”更成为文化消费的体验。[1]当今英国的东伦敦,废弃的墙垣点缀创意涂鸦,艺品画廊时尚街区构成“东伦敦风格”。艺术家租下老工厂作为联合艺术工作室,异业结盟一起创作,随艺术家聚集带来的人潮,城市都会因而再生重现风华。[2] 全球化下,国际交流日益蓬勃,民族国家的疆界逐渐消失,进入城市竞争的世纪,城市都会的文化创意产业纷纷呈现新的发展模式。

    金元浦(2007)指出:以前很少有人能体认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蜂起,文化创意阶层跃升,已成为新的社会潮流趋势。[3]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7)针对走进“十一五”文化产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之课题,指出:“十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以“改革”作为中心环节,“十一五”期间则以“发展”作为基调,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并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举,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汇流。[4]向勇(2012)指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建设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确定“文化立国”国家战略,全新思考其发展方式和国际格局。[5]

    进入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的评比逐渐重视文化层面的竞争。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提升,尤其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熊澄宇(2012)指出:科学要求趋同,文化允许存异。并存、互补、融合、创新是对当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6]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结合创意与营销,提高产值、促进就业的有效策略。探究文化创意产业于台北都会的发展模式,促进美学创意与城市治理的国际潮流,意义相当深远。

    二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与内涵

    台湾早在20世纪80~90年代,“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即鼓励各县市乡镇创发具特色的产业,以带动地方经济繁荣,从“乡乡有特色,镇镇有文化”计划,推动一乡镇一特产(One Town One Product,OTOP),然而当时还未命名为文化创意产业。溯自90年代台湾连续推动涵盖音乐、舞蹈、戏剧之表演艺术,巡访基层和校园,分别以“好戏开锣作伙来”“大家相招来看戏”“好戏连台一六八”“艺术飨宴迎千禧”,落实地方文化艺术之推广;而视觉艺术之绘画、雕塑、装置艺术也次第开展;这些传统乡土艺术复苏皆属文化创意产业,并保存了传统民俗艺术与地方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之名称因地制宜,各国并无一致性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为无形的文化内涵,内容基本上受著作权保障,形式上可以是物质商品或非物质服务”;依据2010年公布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7]。范畴包括: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工艺,电影,广播电视,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出版,广告,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品牌时尚,建筑设计,创意生活产业,数字内容以及其他范畴。

    “行政院文建会”(2011)指出:2009年文创企业营收超过100亿元的县市依序是: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桃园县、高雄市、新竹市,总营业额占全台营业额近八成(78.46%)。都会区的文创产业较为蓬勃,台北市2009年的文创产业产值超过其他24个县市的总和,占全台文创产业营业额的59.49%。[8]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因应而生的新形态文创产业,领域相当多元,包含:①知识经济,如诚品书店、学学文创;②美学经济,如法兰瓷(Franz)、琉璃工坊、异数宣言(The One);③乐活生活,如有机产业、健康产业;④人性科技,如居家照护、网络购物、便利生活;⑤服务经济,如客制化服务、创意餐饮;⑥体验经济,如观光体验、产品体验、文创园区开发等。[9]

    为提高政策执行成效,“行政院”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