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描绘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有关文化的部分中,《决定》醒目地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1]为题,指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决定》是一个整体,在经济体制改革部分提出的新论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在文化改革发展部分提出的“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一根本要求既在改革逻辑上保持了内在一致性,又在改革发展的阶段性上体现了渐进性和稳妥性。有的人认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个只适用于经济领域,不适用于文化领域的判断,这是完全错误的,是在改革思路上的倒退。
本文试图从认识文化市场体系入手,提出笔者对《决定》的一些学习体会。以下先是谈谈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历史以及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然后对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构架进行探讨,最后分析我国在构建文化市场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可能的解决之道进行探讨。
一 中国文化市场发展的历史和面临的新阶段:从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到构建文化市场体系
根据相关研究,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是“前文化市场”阶段。众所周知,在这个阶段里,中国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三大公共机构群,事业单位中包含“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中的一个大类,属于文化类的公共服务机构。但是,与其他公共部门不一样的是,由于文化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属性,由政府直接管辖的文化机构也同时受到党的宣传部门的领导,因此文化领域更是被称为“宣传文化领域”。
第二阶段,1978~2003年,是计划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文化领域的“计划体制”也开始蜕变,中国的文化市场逐渐出现。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新闻机构为首的文化事业单位开始依托自身的条件开展收费服务,这可以视为“双轨制”模式的开始。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颇有规模,令有关部门第一次承认了在原有体制内事业单位之外存在“文化市场”。1989年1月,财政部发文,根据事业单位是否有“稳定的经常性业务收入”,将国家预算内事业单位区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管理”三种类型,将“双轨制”模式从国家预算管理角度确定了下来。这一时期的基本政策主旨是:在保持市场微观主体——“文化事业单位”体制基本不动的情况下,放开收费服务,赋予个人和文化生产机构以自主权,从而调动文化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在国家经济转型、财政能力不断萎缩的形势下,对文化领域保持一定程度的投入,使其生产出必要的文化产品以满足消费需要。
第三阶段,2003~2013年,是全面建设文化市场的起步期。为了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国际市场、开放服务贸易的挑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开始将大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纳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范围。2003年,我国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并于2006年开始全国性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两种文化类微观主体正式进入“分类改革”的统一部署,文化市场从局部开放走向全面开放。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题专门论述了文化政策,标志着文化市场建设目标的正式提出。
第四阶段,从2013年开始进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时期。2014年可以视为全面构建中国文化市场的“元年”。
以改革开放为背景,我国文化市场的建设实际上贯穿了30多年以来的发展全过程。而以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为背景,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显示出从以打造市场主体(事转企)为主线的改革阶段,向以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主线的改革新阶段发展的显著特点。也就是说,“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一重大政策导向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