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
一 涉及我国安全环境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世界多极化与中国安全
世界多极化在冷战结束前出现,冷战后继续发展。我国领导人首倡多极化论。此论是相对于当年曾经有过的美苏“两极”和后来美国鼓吹的“一极”而言。所谓“化”,体现多极世界形成之前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较之“两极”或“单极”世界,多极化对于我国的安全和发展都更为有利。这是因为:
其一,世界多极化有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之所以出现多极化且不断发展,是以超级大国的影响力下降、发展中国家影响力上升为标志的,是以霸权主义难以一如既往地作威作福为特征的。世界多极化意味着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力量与日俱增。
其二,世界多极化减轻了我国的外部压力。历史证明,无论是美苏“两极”时期还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度横行霸道时期,中国的和平发展都经受着强大的外部压力。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国际环境日益改善。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中,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的。
其三,世界多极化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苏联和美国两国超级大国“一死一伤”,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期。作为新兴大国中的一员,中国越来越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世界多极化是客观存在,否认它或抵制它,都是枉然的。顺便说说,世界格局问题在冷战时期便存在争议。自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能决定世界命运、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之后,那时的争议基本上围绕两极还是多极化展开。苏联和华约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特别是美国肆无忌惮地于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单极世界论凸显,世界多极化的论断再次受到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鉴于美国的霸主地位减弱、国际影响力下降,于是否定单极世界的无极论大为抬头;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美中相互依存关系空前加深,于是(特别集中在2009年)中国与美国共管世界的G2论开始流行。随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八国集团的作用逐渐被二十国集团取代,于是多极化论再次受到重视。总之,冷战结束20多年来,尽管世界多极化趋势并未中断,但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导致对世界格局的热烈争议则是难免的。争议并没有动摇我们党和政府一贯的多极化看法,直到党的十八大依然明确做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论断。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安全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又一大趋势。它是一把“双刃剑”,要善于应对,趋利避害。回避它或害怕它,都无济于事。我们的基本认识是:
其一,全球化是在市场化和信息化条件下,随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自由化应运而生。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要求把生产变成国际的生产,把市场变成国际的市场。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当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现行政策有意无意地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前者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性调整,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后者改变发展战略,实行开放政策;两者相呼应,促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其二,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又加剧全球竞争中利益失衡。它对经济发达大国好处多,为其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更广阔的投资场所,但也会带来诸如贫富差距加大等麻烦。它使发展中国家处境难,但政策运用得当,也可能借助引进资金和技术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本国向高技术、高增值方向转移。机遇与挑战并存,孰轻孰重,可以转化。
其三,面对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反差巨大,发达国家中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陷于动乱和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如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日益增强,要求提高自己在南北关系中的经济作用。包括中国在内,任何一个国家若不融入世界经济,就难有大发展。中国正协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监控防范,将保护经济安全列为最迫切任务,努力促成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并存的经济全球化。
(三)大国关系与中国安全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基本特点是合作与竞争同在,矛盾与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