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
一 龙岗区2014年社会建设的新进展
龙岗区地处深圳原特区外地区,存在外来人口多、通勤人口多、低学历人口多,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和各类人群公共服务不均衡的“三多三不均衡”现象,以及社会管理点多面广、基础条件较为滞后等特点。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2014年龙岗区委区政府迎难而上,积极谋篇布局,以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织网工程”和“风景林工程”为主要抓手,全区社会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龙岗区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首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城区”,荣膺“2014中国十佳法治化建设城区”和“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社会治理体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编制权责清单。率先在全国编制了权力与职责相一致的“权责清单”,实现清单编制主体全覆盖。全区53个单位共梳理行政权责事项12934项,区委及77个党组织机构和14个党群部门共梳理党务权责3446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精简优化710个权责事项,压缩办理时限4379个工作日。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定额化裁量标准,全区1987项行政处罚事项全部实现“零裁量”。中编办专题报道龙岗经验,省纪委将龙岗区纳入全省试点,市编办将龙岗区责任划分标准向全市推广。
二是理顺社区各组织的运作关系。率先将权责清单梳理至社区一级,并以横岗保安社区为样本,对基层治理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对社区4类主体的260多项权责情况进行梳理,在全国推出首份社区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社区综合党委的核心作用,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社区相关组织的关系,强化居委会的居民自治职能,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对社区主体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社区工作繁多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收集和分析。
三是首推民生实事常态化征集办理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龙岗区民生实事常态化公开征集办理工作规范》,对区级层面的民生实事面向基层群众、社会各界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年度征集和月度征集相结合,实行常态化征集、常态化办理。
(二)借助科技力量,“织网工程”和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扎实开展织网工程。以“一库一队伍、两网两系统”建设为框架,把全区109个社区划分为3823个基础网格,设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管理机构,建立网格信息员教育培训和绩效管理机制;完成“织网工程”综合信息系统基本模块建设,新增统一采集、受理、分拨、考核和协同办公、计生功能等模块,与网上办事大厅系统进行对接,并实现分级授权;充实决策分析支持系统中地理信息平台内容,加载了23个业务部门的176项图层。将“织网工程”与基层聘员管理综合改革相结合,整合社区聘员队伍,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二是加强治安环境整治,群众安全感提升。在2013年实施5个群防群治常态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平安示范区建设、群防群治联合会(促进会)创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等5个新项目,并通过严打创安、科技强安、群防促安,推动全区全年刑事、“两抢”、“两盗”警情同比分别下降9.7%、35.46%和19.61%。累计建成城中村出租屋视频门禁系统3.2万套、“猫眼”9.3万个,规划建设“科技围合”小区73个、平安创建LED宣传显示屏209个。“科技围合”管理项目荣获“公安部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各部门牵头实施了1738个“平安细胞”项目,创建了800栋平安宜居出租屋,把创建工作延伸到了社区、家庭、学校、医院、出租屋等各个领域。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风景林工程”等民生建设成果丰硕
一是提高政府财力对民生保障。2014年区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九大类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69.67亿元,比上年增加18.22%,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9.69%;安排社会建设专项经费1.3亿元,统筹推进社会建设重点工作和创新项目。
二是扎实推进“风景林工程”。综合党委、社区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会实现了109个社区全覆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数量占全市的1/3,提前两年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目标;符合推行楼(栋)长制的50811栋楼宇均配备了楼(栋)长,建成楼(栋)长服务站31个,发展楼(栋)长联合会会员1597名;开发公益服务项目70多个,实现有意愿的困难优抚对象100%安排上岗。先后推出南坑、康乐2个市级示范点和紫薇、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