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十三五”深圳市人口发展策略分析

    作者:朱蓉文 黄吉乔 丘书俊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摘要:

    人口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分布、科学有效的人口管理机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有效调控人口,实现深圳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梳理总结了深圳人口基本情况和现状特征,重点分析了影响未来深圳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可能—满意度法对深圳2020年适度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深圳市人口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 深圳人口基本情况和现状特征

    (一)常住人口平稳低速增长,实际管理人口规模处于历史高位

    截至2013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62.89万人,同比增加8.15万人,增长0.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常住人口持续增长,增长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11年以后,伴随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常住人口进入平稳低速增长阶段(见图1)。

    图1 1979~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及其增长率

    2010~2013年,实际管理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05~2009年,且明显快于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2010~2013年实际管理人口年均增长7.2%,常住人口年均仅增长1.7%),实际管理人口规模存在明显的膨胀趋势。截至2013年底,实际管理人口规模达到1633.99万人,实有人口规模与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凸显(见图2)。

    图2 2004~2013年深圳实际管理人口及其增长率

    (二)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现象有所缓解

    2000年以前,深圳非户籍人口迅速增长,绝大多数年份非户籍人口增长率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使非户籍人口比重稳步提高,逐渐出现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现象,2000年非户籍人口比重达到峰值点82.2%。2000年以后,深圳采取多项措施加大人口优化置换力度,尤其是市政府2005年出台了人口管理“1+5”文件,降低入户门槛,拓宽入户渠道,带动户籍人口加快增长,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17.8%稳步升至2013年的29.2%,非户籍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82.8%逐渐降至2013年的70.8%。户籍与非户籍人口结构优化成效凸显,但比例倒挂现象依然存在(见图3)。

    图3 1985~2013年深圳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比重及增速变化趋势

    (三)年龄结构以劳动适龄人口为主

    从深圳人口年龄结构看,劳动适龄人口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据统计,2013年深圳15~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占86.1%,比2010年(87.1%)下降1个百分点;0~14岁的少年人口占10.6%,比2010年(9.9%)上升0.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3.3%,比2010年(3%)上升0.3个百分点。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9.9岁,尽管与2000年相比有所增加,但深圳仍然是全国人口结构最为年轻的城市(见图4)。

    图4 2010年、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从人口总扶养比数据看,深圳总抚养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上海、北京等城市平均水平。2010年深圳市人口总抚养比为13.1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8%(见表1)。

    表1 主要年份深圳市与全国人口总抚养比比较

    (四)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逐步提升

    2010~2013年,在6岁及以上人口中,每10万人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从17175人稳步上升至24837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70年逐渐提升至10.96年。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深圳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人口由8060人上升为17175人。这反映深圳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同时也表明深圳吸引人才的战略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见图5)。但深圳总体人口素质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见表2)。

    图5 2010~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6岁及以上人口)

    表2 2010年主要城市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人口比较

    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结构逐渐实现从“二三一”至“三二一”的转变。2000~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57.0%降至48.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42.2%升至51.6%;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较低,近年来接近0。就业人口结构的转变反映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见图6)。

    图6 2000~2012年深圳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趋势

    (五)人口密度位居国内城市首位,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北京、上海、广州年末常住人口密度分别为1288.7人/平方公里、3809.1人/平方公里、1738.8人/平方公里,而深圳市的常住人口密度为5442.8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大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若按2013年1634万人的实际管理人口规模计算,人口密度已达到8367人/平方公里。

    近几年,随着特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原特区外常住人口比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62.9%升至2013年的66.0%(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原特区外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4个百分点),人口由城市核心区向功能拓展区和发展新区扩散。各行政区人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