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3年重庆市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作者: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一 2013年基本情况

    (一)领导体制逐步完善

    为科学规划和实施信息化重点工程,重庆市专门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适时调整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部门和人员,实现了全市信息化建设组织的协调与统一。严格执行《重庆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对投入财政性资金50万元以上的信息化项目进行前置审核,保证全市电子政务系统的协调统一和信息共享。

    (二)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及全市支柱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大数据产业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形成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构建起云端智能信息化大都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数据枢纽及产业基地。

    重庆市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年内启动建设,将建成覆盖市、区县的两级网络,为各级提供自上而下的业务网络和横向互联互通网络。

    (三)规范文件逐步出台

    为推动电子政务稳健发展,相继出台了《重庆市信息化工程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这些制度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 2013年重点工作

    (一)应用发展取得进展

    根据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济信息委委托重庆邮电大学开展的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结果显示,重庆市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总体处于普及发展阶段后期,其中40%的市级部门处于起步发展阶段,40%的部门处于普及发展阶段,20%的部门处于深度发展阶段。重庆市发改、教育、科技、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房管、环保、规划、市政、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人口计生、审计、国税、地税、工商、质监、药监、体育、安监、统计、旅游等25个主要职能领域均有业务系统应用。229项主要核心业务中,有信息系统支撑的核心业务178项,占77.73%,所含各子业务均有系统支撑的核心业务108个,占60.67%。

    (二)政务应用发展

    采用互联网VPN接入的方式,建成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低保业务机构的城乡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全市婚姻登记数据库和工作平台。筹建民政一期信息化系统,建立容纳全市民政业务数据的民政数据中心,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民政机构的业务管理平台,服务全市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

    主要财政业务基本实现电子政务覆盖,市本级财政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超过80%,区县级财政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超过50%,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基本实现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电子政务覆盖率平均达到60%以上。

    建成并投入一批国土和房屋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当前急需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建设。零售药店电子监管项目是国家药品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从2013年初开始,先后完成了系统布局、设备分发、系统安装与培训、系统运行应用等工作。

    重庆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监测预警系统(一期)项目正式通过专家组验收并初步投入使用。该项目由市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建设通过“一张图”使全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监测预警一目了然,对重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具有重要使用价值。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审批、第二胎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管理、奖励扶助业务管理等多项业务已覆盖全市所有街道(乡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人口信息统计业务已覆盖全市所有社区(行政村)。

    三 主要成果

    (一)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开通公交“移动”电子站牌。在菜园坝、龙头寺和牛角沱三个公交站场内安装的实体电子站牌运行正常。年内建成覆盖全市主城区50%公交线路的移动电子站牌系统,实现线路、站点查询、出行规划、公交车到站实时预报(站数、距离)等功能。

    开通公路客运联网手机购票系统。在原联网售票系统基础上,2013年12月初在西部地区率先开通了手机购票APP,并同时支持银联和支付宝两种在线支付方式。

    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及出租车电召。安装完成主城区12000余辆智能终端。推出安卓、苹果智能手机的电召软件,并探索市场化方式,接入了嘀嘀打车、快的打车等商业电召软件,最大程度方便了市民。乘坐出租车刷“宜居畅通卡”付费功能已经开发完成,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即将开通。

    (二)电子政务支撑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