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
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讨论,一直是个大题目,纷繁不已、足够复杂。总体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均已取得诸多重要共识,但仍有尚待深入的议题。多年来,一直被称为“活态人类学博物馆”的云南,这方面的理论探寻和实践尝试一直在继续。云南是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典型案例。
一 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的云南,由于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原因,分属多种民族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保留较为完好,时至今日,仍然称得上是一片多样性文化的栖息地,实属珍稀。与整个中国西部一样,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进入变化巨大的进程,云南各个民族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都在发生种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主要由外部力量推动的变化过程中,许多民族,尤其是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巨大而复杂的冲击和挑战。
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不断弱化和异化的趋势。数十年来,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潮流,正逐渐冲刷、消解着各个民族文化借以自保的原有疆域,曾经赖以为生的环境逐渐去而无返。民族文化面临着复杂激变的环境。来自外部的力量如此巨大、如此迅速,民族文化的种种事像,特别是精神和知识系统不可避免地处于被撕裂、阻断和遗弃的境地。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增加、教育的普及,外来文化借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传媒的影响,很容易使原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中的观念意识等较深层的文化因子发生某些重要改变。与之相应,各个民族的社区组成、家庭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传统习俗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传统知识体系中的一些东西,正渐渐为一些外来的东西所替换、填充,服饰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选择也出现更多、更方便的可能。
过度开发给民族文化造成了种种致命伤害。基于发展经济的急切要求,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兴起,最近一些年,各地都加大加快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泥沙俱下间,一些不科学的开发,甚至是毁坏性掠夺的情况随之而来,时有发生。一些开发者(包括地方政府)不注意文化资源的保护,缺乏科学的挖掘、收集、整理、提升,任凭各种伪民俗、粗制滥造的赝品鱼目混珠,直至泛滥成灾;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些开发者缺乏对民族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鉴别,或者简单化地生搬硬套,使其不同程度丧失了民族文化构成中深厚的民族性、系统性和原有特色;或者以低格调的猎奇使民族文化庸俗化,为了迎合一些低级趣味,对某些民族文化事像夸大其词地进行宣传渲染;此外,还有到处可见的急功近利、过分商业化现象;等等。对民族文化做种种任意误读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长远而深刻的,由此形成的错误认识不仅会导致外界对民族文化的误解,也会影响年轻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此而言,云南有过深刻的教训。
民族文化还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进入现代社会,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文化的多元性、多层次、多形态、多载体日益显现,文化的广泛性、渗透性、冲突性、融合性日益突出,文化的开放性、裂变性、集约性、创新性日益鲜明。在许多民族那里,原有的相对闭合的状态已经不复存在,也不应该继续。原有的稳定平衡状态正在被打破,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系统,是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发生巨变,有点被动的意思。但停止将意味着衰竭,无论如何,必须在发展和创新中提升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因此,需要对一系列发展和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寻,诸如如何使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并有机相融;如何避免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重符号、轻意义的倾向;如何把握在现代背景中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点,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对接点;等等。
发生在云南的情况,当然不是孤立的。在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全球一体化潮流冲击下,全世界范围内的相当多民族都面临着文化特征过度流失和变形,其特有的文化元素越来越趋于弱化,甚至消亡的情况。人们注意到,并且忧虑于民族文化的未来命运,忧虑于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否能够得以延续。
二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