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
一 引言
南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寨,地处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距普洱市17公里。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基本交通设施越来越方便和快捷,人口流动不断增加。由于地广人稀,思茅区一直吸收因国家建设而搬迁的省内移民,因此在南村生活着不同时期的移民,除了有年轻人常年或季节性地外出打工外,还包括水库移民、扶贫搬迁移民等。
本研究选择南村作为案例点,就是考虑南村在发展中已经形成各种类型的流动生计。无论是由于水库修建而产生的被动移民流动,还是随着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咖啡种植的兴起和发展,不同类型的流动生计都在不同层面得以出现并持续存在。通过南村的案例,我们试图展开对该村村民流动生计的研究,并在阐述南村普遍的流动形式的同时,更多地侧重南村的水库移民的流动生计,以管中窥豹,探讨移民搬迁和少数民族的流动生计。
我们将从流动的历史,流动生计的类型及其特点、方式,产生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村民和社区的影响和变化等方面,来展现我们的研究、分析,并就流动的边界和能动性做进一步的讨论。
二 流动的历史、主要方式和特点
(一)流动的历史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由于思茅地区相对地广人稀,南村便成为思茅地区吸收云南省各种发展项目和扶贫搬迁移民的地点之一,曾经吸收来自昭通、丽江等地因扶贫而搬迁的移民。直到2000年前后,南村还一直有零星的外地移民搬入,这些移民有的是扶贫搬迁移民,有一些是水库移民。
茶树林村是南村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寨,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躲避瘟疫,全村从原来山区2公里外的老寨子搬到现在的地方。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村寨,该村一直以来获得政府的不同发展项目的扶持机会较多。同时政府也利用外来资金,帮助茶树林建设生态村,修建村中的基础设施,先后发展起种植茶叶、柑橘、咖啡和养猪、养鸡等。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茶树林村开发种植咖啡,起初是一些公司来租地开发种植,每亩土地的租金为300元/年,租期50~70年。随后,本地村民也开始种植咖啡,现在,茶树林和南村的其他村寨都成为了咖啡的产地,所生产的咖啡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南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大规模的咖啡种植造成南村本地劳动力明显不足,由此吸引大量外来农业雇工。如今每年茶树林村到咖啡种植的季节,都有很多外来雇工来到茶树林靠农业打工维持生计。这些雇工来自云南省各地,包括澜沧、墨江、景谷、昭通巧家等地,涵盖拉祜族、苗族、哈尼族、彝族、汉族等民族。
布朗新寨全村有66户农户,绝大部分村民是布朗族。整个村寨是2008年由于建设糯扎渡电站,从思茅港镇的大车树村委会搬迁至南村的移民村,人均现有耕地0.7亩水田,旱地还未分到户。该村目前还存在移民安置的一些问题。村民的生计来源主要靠种水稻,粮食自种自食,并且部分村民季节性地为当地种植咖啡的村民打短工。另外有部分村民每年2~3次返回原来的村庄管理剩余的土地,以弥补生计。
该村寨村民在过去也有不断搬迁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布朗村从原来山上的老寨子搬到10多公里外澜沧江边一个小型冲积平原——大丙堆,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干热,一年可耕种2~3季,是一个干坝子。这个搬迁过程是陆陆续续的,持续了近20年。同时村民也不断往返江边和山里两地生活,因为原来的老寨子在山上,可以方便村民照管和利用广博的山地资源,而大丙堆则是村民农耕种植开发的主要地点。村民在大丙堆种植各种热带水果(芒果、香蕉)以及西瓜、玉米,收成较好。村民依靠各种水果和蔬菜的种植,利用便利的江边运输条件,农产品销售畅通,移民搬迁前生活比较富足。
从2007年前水库移民至今,由于搬迁的补偿还未完全兑现,村民生计所需的耕地和林地尚未完全落实到户,大部分农户每年要回到190公里以外的大丙堆去耕种还没有被淹没的耕地和管理山地。同时他们也会在移民后的南村季节性地从事农业雇工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当地的村民耕种、管理咖啡地,或者在咖啡采摘季节采摘和分拣咖啡。
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南村就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到外面打工,他们多数在思茅读了初中和高中,毕业后向往城市生活,想到城市里去闯闯,见见世面。这几年随着当地咖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