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
共管也被称为参与式管理、合作管理、共同管理,是管理自然资源的一种多元化方法。进行自然保护区和社区资源共管,就是让社区村民成为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主体之一,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1 社区资源共管的引入
共管,较早应用于社区林业,社区林业精神后来在其他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得到应用。其基本内涵是社区群众和保护区管理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和周边发展的一种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就是社区群众和保护区管理部门等相关方共同讨论、协商,共同制定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和保护区周边社会综合发展计划,社区群众参与保护,而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经济、技术上协助社区发展,走共同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朱桂兰,2003)。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共管案例和讨论的不断增加,社区的资源管理模式出现两个明显的趋势:第一是重视当地民众参与管理;第二是寻求资源保护区与相邻社区发展的平衡。自然保护区周边当地人的生活、福利对资源往往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森林等资源常常是当地民众的主要生计来源,因此在当地推行保护计划,特别是涉及规范或限制资源采集时,若能兼顾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顾及当地民众的生计,把保护计划和地方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规划与实施管理任务时考虑当地民众的需求,会大大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杨从明,2003)。
20年代90年代以来村民的参与性和社区自主性日益增强,并且经过全球范围的许多国际组织、政府机构、教学研究单位以及从事农村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非政府机构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和推进,共管的基本思想已应用到包括农村扶贫、资源保护、流域管理、农村卫生与健康等在内的相关领域中。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也不仅仅局限在集体山林,在自然保护区、国有山林、土地管理等方面都已进行了很多的尝试。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是指保护区管理部门和居住在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共同参与保护区及其周边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的决策、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使保护区内被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寻求改善保护区内及周围社区村民的生活水平的途径。
社区资源共管的理念和实践,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这种参与式发展起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成长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实践。传统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社会道德方面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基础,政治制度以自由民主主义为特征,技术结构以物化的技术革命为特征。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文明,试图走上现代文明的道路,但却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这时人们开始反思原有的发展模式。在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贫困人口和被领导者能够而且应该分析他们所处的真实状况,应当促使村民分享、更新、分析其生活知识和条件,进行计划和采取相应行动。这样就需要将所从事的发展项目公开和透明,把发展和机会赋予目标群体,制衡项目合作伙伴。促进人们自主地组织起来,分担不同的责任,朝着一致的目标努力,使发展项目的制定者、计划者、执行者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参与式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70~80年代早期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逐步推广和完善,并形成参与式发展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如农事系统研究(FSR),快速农村评估(RRA),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参与式评估与计划(PAP)等。80年代后期至今,参与式理论得到极大的推广(叶敬忠,刘金龙,林志斌,2001)。
20世纪90年代,社区共管和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开始受到重视,首先应用在扶贫、农村发展、环境保护等项目中,并逐渐从纯粹的自然保护拓展到保护与生产相结合,从单目标扩展到综合发展,从农村项目向小城镇发展项目扩展(杨从明,2003)。
一些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在中国实施的几个大的发展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社区资源共管在中国的发展。从1995年8月起,全球环境基金(GEF)在中国5个省10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为期6年的“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社区共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实施的社区共管,是让社区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并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