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茶园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再创历史新高;在茶叶的加工技术上,采用了机械化生产,逐步实现了茶叶的清洁生产;并以品种、品质、品牌为主线,不断培育茶业龙头企业。2011年,重庆市又新建了巴南区二圣茶场等10个市级茶树标准园示范基地,使重庆市标准园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333公顷,有效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 生产环节
(一)茶叶种植业发展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重庆市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国3号文件和重庆改革发展国家战略、继续深入落实中央“314”总体部署和城乡统筹改革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重庆市茶业振兴计划》的攻关之年,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
1.茶园面积和产量
2011年重庆市茶园总面积达4.50万公顷(如表1所示)。其中:采摘茶园面积4.10万公顷,茶叶产量3.40万吨,茶叶第一产业(毛茶)产值8.50亿元,毛茶平均价格25.45元/公斤,较2010年茶园总面积4.33万公顷、采摘茶园面积4.07万公顷、茶叶产量3.26万吨、茶叶第一产业(毛茶)产值6.90亿元、毛茶平均价格21.17元/公斤,分别增长3.80%、0.73%、4.12%、18.82%、16.82%,产量与产值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重庆市出口茶叶1.3万吨,实现创汇1300万美元。重庆市从事茶业产业的农户有98万户,平均规模0.046公顷/户,茶叶综合产值30亿元。
表1 重庆市茶产业基本情况
2.主要栽培品种种植状况
重庆市主要茶叶品种的种植情况如下:四川中小叶种占总面积的30%,云南大叶种占总面积的18%;无性系良种占茶园总面积的46%,其中:巴渝特早占总面积的7%,福鼎大白茶占总面积的21%,名山种系列占总面积的3%,其他无性系良种占茶园总面积的15%(如表2所示)。
3.茶园的生产管理
2011年,重庆市继续以狠抓名优早茶、早早茶为突破口,把春茶生产作为全年茶叶生产的重点,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名优茶、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春茶增产增收。2011年重庆市茶园普遍在2月7~10日开园,比2010年提前10天左右,名茶、春茶生产期延长,名优茶产量增加,并且茶叶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2011年名茶销售价格普遍较2010年增长20%~30%,极大地提高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和龙头企业培育、打造品牌的信心。
表2 重庆市茶叶主产十强县基本情况
(二)重庆茶叶加工业概况
1.加工技术和质量状况
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茶叶的标准化、清洁化、无害化、连续化生产和加工逐渐受到重视。重庆市积极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向高技术加工水平靠拢,逐步提升重庆市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和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现在,重庆市名优茶制作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加工规模和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有利于确保消费者饮茶安全,从根本上保证重庆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加工企业品牌建设
近年来,重庆市以品种、品质、品牌为主线,以开展新技术引进和传统设备更新改造、打造知名茶品牌、培育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市场营销为核心,着力打造和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茶叶知名品牌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重庆茶业航母——重庆茶业集团引进和建立了具有中国领先水平的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全自动包装线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产品加工体系,新建和改建了标准化名优茶加工生产厂房5000平方米,科研中心1000平方米,冷藏库1000平方米,使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清洁化程度,实现了茶叶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在品牌培育上,重庆市着力打造和培育定心巴渝银针、永川秀芽、滴翠剑名等高端产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了重庆茶产业的上档升级。
二 流通环节
重庆市茶叶交易方式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为主,重庆市现有专业茶叶公司30余家,大部分为经营型商贸企业,以自加工茶和经销茶叶为主。规模最大的商贸企业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左右,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
三 消费环节
(一)消费总体状况
2011年,伴随着茶文化的推广和茶与健康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