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
一 广州各区县发展不平衡状况[1]
(一)经济总体规模不平衡
改革开放之初,近郊、外围区域经济基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GDP)普遍高于中心城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广州经济重心逐渐向中心城区转移,直至2014年中心城区GDP分别超过近郊、外围区域GDP 2130亿元、4590亿元[2]。
分阶段来看:1980~1990年,广州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工业的号召,作为工业相对集中区的近郊和远郊是全市的经济重心。中心城区经济虽然增速较快,但其经济总量依然落后于近郊和远郊区。1990年,近郊和远郊区经济总量之和高于中心城区经济总量9亿元,仅番禺就已经占全市GDP的26.5%。
1990~2000年,近郊、外围区域作为全市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继续巩固,番禺、花都、增城等经济总量均突破百亿级大关,位居全市前三甲;相对落后的从化的经济总量也突破了50亿元。中心城区除了白云区经济总量刚好达到百亿级、天河区突破50亿元之外,其他各区经济规模均较小。
2000年以来,中心城区GDP大幅提升,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持续凸显。至2010年,天河区、越秀区的GDP均已经越过1500亿元关口,分别位居全市第一和第二。近郊区的萝岗和番禺则突破1000亿元大关,分列全市第三和第四位。白云区则紧跟在番禺之后,两者经济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平。
2014年,天河区、越秀区的GDP已经分别超过3000亿元、2500亿元,两者经济总量就已占全市的33.5%。近郊区域中合并后的黄埔区(含原萝岗区、原黄埔区)的优势进一步凸显,GDP高达2751亿元,占全市的16.5%。中心城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6.8%,与外围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总体来看,广州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较高。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显示,20世纪90年代前5年,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增高,后5年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有所降低;进入21世纪以来,广州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但趋势平稳(见图1)。
图1 1990年以来广州各区GDP的HHI指数
从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比较来看,改革开放至今,中心城区地位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提高,并呈继续增强的趋势。外围区域的地位随着第二产业占全市经济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其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已经低于50%,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萝岗区迅速崛起并发展成为第三经济大区,为减缓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经济总量差距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
(二)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广州各区经济发展速度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980~1990年,近郊和外围区域经济增速稳定并略高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内部各区经济发展发生分异和波动。这一阶段,由于大力发展工业,广州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近郊和远郊地区因集聚较多工业资源而拥有“快而稳”的经济发展速度,且经过前5年的积累,后5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普遍保持在22%以上。与此不同的是,中心城区各区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则分异较大。芳村和白云经济增速在前5年经历较高发展水平之后陡然下降,海珠(1980年设区)、天河(1985年设区)、东山平均经济增速则相对稳定,保持在20%左右。显然,中心城区内部经济增速表现不一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具有较大关系。
1990~2000年,前5年广州各区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后5年各区经济增速进入调整回落阶段,且中心城区的调整幅度普遍大于近郊和远郊地区。1990~1995年,各区经济都快速增长,中心城区增速普遍高于30%,天河区达到61%;近郊、外围增速同样迅猛,黄埔、番禺、从化均接近40%,花都、增城增速接近50%。1995~2000年,各区增速回落,但近郊、远郊仍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这一阶段的前5年全市各区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广州工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并带动金融、交通运输、商业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后5年增速回落则主要源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动后的自我调整。
2000~2010年,近郊、远郊区域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增速略占优势,但有波动现象,而中心城区增速相对更为稳定。前5年广州开发区、天河区、黄埔区以每年增长超过一倍的惊人速度飞跃发展,其他各区亦有20%~50%的较快增速;后5年萝岗和南沙的发展速度优势明显,其他各区增速普遍回落,保持在15%左右。2000~2004年,广州开发区综合优势开始显现,大幅领先于全市其他区域;天河也处在大规模投资建设阶段,表现出极高的增速;黄埔则在全市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