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作者:黄永和 孟祥峰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摘要: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74763辆,占汽车整体市场的份额由2013年的0。08%增长到0。32%。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新车型性能和成熟度显著提升,私人购买市场升温。采用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钛酸锂等负极材料的动力电池研发和应用进展加快。电池企业投资、并购迎来高潮,产业或进入整合高峰期。驱动电机产销规模迅猛增长,产品性能持续提升,有的企业实现了为国外企业配套。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与2013年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提升明显。相比美国、日本等国,我国虽然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各部委积极落实国办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免征车辆购置税、2016~2020年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等出台。截至2015年3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9。77万辆。商业模式不断丰富和创新,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成为新亮点,新型充电商业模式不断助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835座,交直流充电桩3万个。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依然不大,但随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未来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快速增长,中央、地方各项扶持政策的协同效果充分展现。更为喜人的是,私人消费市场升温,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性能日趋成熟,产品种类、数量日益丰富,消费者可选择性大大提高。随着后续政策的持续实施,预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更为我们描绘了2020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蓝图。

    一 市场化进程全面启动,关键零部件企业规模实力快速提升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量质齐升,企业积极开展相关布局

    在经历2013年的整体复苏后,2014年受益于补贴等支持政策的落实和产品技术性能的逐步成熟,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据中汽协会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74763辆[1],同比增长3.2倍,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跃升至新台阶。当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到汽车整体销量的0.32%,市场份额比2013年增长了3倍。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成熟,私人购买市场正式启动。各大车企新能源汽车战略全面推进,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日益丰富,私人购买市场取得突破。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出速度加快,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江淮iEV4、北汽EV200、东风日产的晨风e30、比亚迪戴姆勒的腾势等新车型的上市,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同时,新车型性能和成熟度显著提升,如比亚迪“秦”作为采用比亚迪第二代双模混动技术的代表车型,其纯电续驶里程、动力性能和可靠性等各项技术水平相较第一代产品均大幅提升,已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市场销售火爆;北汽也推出了E150EV的升级换代产品EV200,产品性能获得提升,私人领域销售开始启动。

    二是市场领先企业表现突出,细分市场出现亮点。插电式乘用车方面,目前国内已上市车型数量较少,产销排名前两位的比亚迪和上汽占据约96%的市场份额;而纯电动乘用车方面,产销排名前两位的吉利、众泰则凭借旗下微型纯电动汽车的热销,牢牢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三是国内汽车企业市场化工作快速推进,跨国公司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201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国内汽车企业经过数年的积累,产品日益成熟,开始探索多种商业推广模式。如康迪通过“微公交”模式已在杭州累计投放超万辆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上汽等企业也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跨国公司方面则一改过去的观望态度,纷纷开始筹备旗下新能源车型的国产化工作。从各企业规划来看,欧美企业已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作为下一步推广的重点,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仍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作为近期发展重点。

    (二)动力电池产能继续扩张,行业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2014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程加快的带动下,中国车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企业产销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投入急剧增长。比亚迪、万向、力神等企业正通过开展合资合作、走出去、自主创新等活动快速成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国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投资中国市场,对本土动力电池企业造成更大的竞争压力。随着国家对动力电池行业实行公告管理,未来动力电池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兼并重组高潮,行业竞争格局将呈现新的变化。整体上看,2014年中国车用动力电池产业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特征。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动力电池产业,推动行业规范升级。2014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天津调研动力电池研发生产情况时,提出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协同创新、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促进电池回收利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优势企业做大等方面的要求。2015年3月,工信部正式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通过对动力电池行业实施公告管理,对企业产能等指标作出了规范化要求。

    二是新技术、新体系成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研发热点。此前,日、韩企业主要以三元、锰酸锂或者其混合材料作为动力电池首选正极材料,而中国企业则多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在负极材料领域,快充快放、长循环寿命的钛酸锂材料在城市客车上得到规模运用,龙头企业深圳贝特瑞也在积极研发和生产硅碳负极材料。2014年以来,国内主流电池企业开始加快研发三元材料等新型体系的动力电池。比亚迪研发磷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