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
一 乌克兰危机是一次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看法和态度,表现为人们对一系列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价值观冲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重大问题,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新兴的独立民族国家出现,如何实现经济起飞、政治转型和社会转型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成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核心问题。从本质上看,发展道路是一种价值取向,概括了国家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标,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主化与国情的深刻辩证关系,并要求建立可以确保实现国家发展理念的机制。发展道路既是经济现代化问题,在更多意义上也是价值观取向问题,就是以何种方式实行政治现代化。
有关国家发展的价值观问题主要是:想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以何种方式来实现。在民主化研究早期除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意识形态争论之外,民主理论模式和民主的现实模式一直是政治发展研究讨论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在民主理论方面,政治学家主要对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参与式民主与自由式民主进行区别和比较;在民主化的现实模式方面,人们分别概括了自由的民主模式、极权民主模式和权威民主模式。冷战结束后,后苏联空间的国家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选择问题。中东欧国家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存在普遍的共识,就是选择欧洲一体化,而原苏联地区的国家却是在迷茫中自我摸索。
冷战结束后,原苏联地区的国家都选择了引进西方宪政民主主义,但是共同的趋势并没有消解民族国家的多样性发展。苏联解体10余年后,在乌克兰的周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内部发展困境和外部诱惑相互叠加迫使乌克兰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苏联的解体并未打破欧洲地缘政治环境分裂的格局,一端是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集团,另一端则是俄罗斯[1]。虽然二者都奉行宪政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但是在民主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独立的乌克兰处在欧盟和俄罗斯两大地缘政治集团中间,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欧盟在政治民主、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希望乌克兰能够在政治上倒向西方体系。俄罗斯则凭借资源优势跻身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列,不断以能源和市场为手段迫使乌克兰加入由其主导的独联体一体化。一方面是乌克兰社会在自我摸索国家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周边大国也在竭力争取乌克兰向自己的模式靠拢。每一次乌克兰发生道路纷争时,都会演化成为俄欧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战。
乌克兰国家独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同价值观的多元化过程,在社会冲突的背后是乌克兰社会的价值观冲突问题。乌克兰在引进了自由主义价值观之后,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价值观也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在痛苦的经济转型和政治转轨之中,不同价值观的竞争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愈发紧张。
在乌克兰独立的最初10年里,国内政治纷争不断,经济犹如自由落体式的下滑。直到2000年后,经济才逐渐走出衰退阴影,社会开始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围绕国家发展道路的严重冲突在独立后的20余年间已经两次爆发。2004年年末,乌克兰产生了总统选举纠纷,其背后是乌克兰向何处去的国家发展道路危机,是不同价值观斗争的危机。东西部地区选民按照地理分界线被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西乌克兰地区支持尤先科的“欧洲一体化”政策,而东乌克兰地区选民则倾向于与俄罗斯保持特殊的邻国关系。遗憾的是,亲西方政党在“橙色革命”胜利后,并没有能够兑现选举前关于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承诺,而是让国家再一次陷入腐败和内斗的丑闻之中,让打算成为“欧洲人”的西乌克兰人再一次失望。2014年年初,乌克兰再次爆发的政治危机同样也是两种价值观的斗争,导火索是乌克兰是否签署有关欧洲一体化的协定,不同地区和政治力量因此展开了激烈博弈。
二 价值观冲突的形成原因
1.主体利益矛盾导致的价值观冲突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价值观实质上反映的是不同主体的现实利益。从价值活动主客体来看,由于主体的利益等价值关系的改变,价值主体会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在利益的驱使下,主体评价标准之间,判断事物的准则之间难以一致无争,从而使价值选择多种多样,实现价值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