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
一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现状
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提供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饮食的业务。
目前在国内,医疗服务依然是一种由政府实行、具有一定福利政策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是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建立由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在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截至2013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74398个,其中,医院2470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536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155个。
我国医疗服务事业性的特征决定了政府主导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在国内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其必须依靠充足的财政支持才能健康发展。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卫生投入差异导致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分布在区域尤其是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市场经济的逐利和聚集效应导致高新技术与先进设备基本上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大医院,国内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平衡。
2012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城市为8.54、农村为3.41,相差1.50倍,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城市和农村分别为6.88和3.11,相差1.21倍。
二 医疗服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伴随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尤其是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卫生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基本医疗覆盖率的提升、报销比例的提高,都极大地促使我国城乡居民医疗需求释放,医疗服务量快速增长,2014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8亿人次,同比增长6.6%,入院人数2.05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6.69%。
图1 全国医疗机构服务量持续增长
(一)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人口因素是驱动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8亿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4.11亿人,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高出上年0.6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38亿人,较上年同期增加594万人;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图2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老年人口是医疗消费的主力。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呈现加速上升趋势。预计未来随着国内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医疗需求也将会持续稳定增长。
图3 200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变化情况
(二)医疗保健支出稳步上升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在一国居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医疗服务需求通常会优先得到满足,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刚性消费特征。
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加,“未病先防”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均就诊次数和入院次数持续上升,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均稳步增长。
图4 国内居民人均就诊和年住院率持续上升
图5 城乡居民卫生保健支出稳步增长
(三)医保完善撬动需求释放
自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我国首先着力构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等多种基本医保制度并存,人口覆盖率稳步提高,以新农合为例,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248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02亿人,参合率为98.7%。
全民基本医保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看病贵”的问题,个人支付比例逐年下降,撬动了国内尤其是基层市场医疗需求的快速释放。
图6 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提升
为了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减轻人民群众大病负担,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六部委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2015年底前,以省(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统一政策,统一组织实施。
大病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