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被誉为中东地区“微型超级大国”的以色列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高科技支撑、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等多方因素作用下,从1948年建国至今在农业、军事工业、高科技产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奇迹给这个“谜一般的国家”更添神秘色彩。2014年,以色列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排行榜上位列第27,尽管GDP年增长率受2014年“护刃行动”的影响较2013年有所下滑,但在OECD成员国中仍然保持了经济增长的势头,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前列。本文在简要概述以色列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综合考量2014年以色列宏观经济形势及其主要特点,分析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并对以色列经济发展的走势进行评估和展望。
以色列地形狭长,多为沙漠和山地,土地贫瘠,且干旱少雨,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矿产资源亦不丰富。目前,以色列实际控制国土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为830万,是中东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化率在90%以上。以色列自建国以来,克服自然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在农业方面取得突破发展,享有欧洲“冬季厨房”的美誉;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工业,研发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医学设备、光学玻璃纤维、航空航天设备及生化尖端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钻石加工业、军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从建国初期的国家积极主动干预经济到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以色列逐步走出一条适合其国情的、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起较完备的经济产业结构。“以色列经济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同时也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外向型经济的特征。”[1]以色列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形成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战略模式,近几年更致力于发展旅游业,提升以色列的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色列经济有较好的应对表现,近几年以色列的经济运行整体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2008年以色列GDP增长率为4.1%,2009年为0.5%,是少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仍然实现经济增长的发达国家之一。这得益于奥尔默特和内塔尼亚胡政府制定推行的一系列经济复苏政策,以及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高科技产业。2010年以色列GDP增长率为5.7%,经济得到迅速回升,于当年成为OECD成员国。作为第一个加盟此组织的中东地区国家,以色列从此进入了由英、美、德和日本等34个国家组成的经济强国行列。2011年以色列GDP增长率达到4.8%;2012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GDP增长率降至3.3%;2013年保持与2012年相同水平[2];2014年有所下滑,增长率为2.8%。
一 以色列经济发展概况
(一)以色列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独立宣言》中称:“返回故土的犹太人无论是作为拓荒者和保卫者的老兵,还是作为突破封锁的新抵达者,他们使荒地变成了良田,复活了希伯来语,建立了城市和村庄,并创建了一个具有自身经济和文化的社会,这个社会不断发展。”[3]以色列国同时向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敞开移民的大门,号召他们投身国家建设工作。如今66年过去了,这个高度移民化的国度由最初的千疮百孔、内外交困变成了一个富足的国家。回顾以色列经济发展历程,增长与衰退交替、危机与繁荣迂回,从经济政策的转变脉络出发,大致可以将以色列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8~1973年,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政府千方百计安置移民,恢复经济,以农为本,扩大生产,加强道路、水利、港口、电力网络和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色列经济进程从国家成立之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三种外因决定的,即移民、来自德国的重建赔款、通过类似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将个人财产从国外输送至以色列的单边转移。这三种因素对以色列经济产生内在的各不相同的深刻影响。”[4]1950~1955年,以色列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5%,即便进入20世纪60年代,仍保持每年略低于10%的增长水平,人均收入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25%,到1970年已增至60%,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倍。这种经济增长规模被称为“跳跳蛙”式发展。然而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过两次全国性经济衰退。第一次是“由于阿拉伯国家严格的封锁和禁运,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出现了1952~1953年全国性第一次经济衰退”。[5]第二次是1966年,政府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物价上涨,失业率高,经济增长几乎为零。幸运的是,第一次的危机由于以色列的“新经济政策”得以化解,第二次的危机则由于六日战争的爆发,战争为以色列争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西奈半岛、戈兰高地,从而刺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长以及国防军建设。
第二阶段是1973~1989年的经济衰退期。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带来六日战争那样的经济繁荣,反而进入了经济发展的低潮期。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征召入伍,以至于许多公司、行业因缺乏劳力陷于停顿甚至瘫痪状态,移民数量大幅减少,政府财政亏空,赤字剧增,通货膨胀严重,贸易逆差加大,经济岌岌可危,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情况才得以改观。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