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建设的推进,居民对于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正在逐渐向社区转移。在这一背景下,有范围、小规模的传播形态——社区传播的作用正日益凸显。社区传播传递社区受众关注的信息,构建社区居民的沟通平台,能够增加居民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一 社会转型期的社区传播
(一)社区与社区传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移居到城镇,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升。到2014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同比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1]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移居到城镇居住,社区生活成为新移民的基础。新移民从传统的农村社区移居到城镇社区,必然面临诸多问题、矛盾乃至冲突。与此同时,随着商品住宅的兴建,更多的城市社区建立起来,“单位人”变为社区人,传统的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体系,面临着挑战。
在探讨社区传播之前,有必要先对“社区”这一概念加以明确。对于“社区”这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社区的概念,最早源自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于1887年出版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其最初的含义,是指共同体和亲密的伙伴关系。[2]中文的“社区”一词,来源于英文“Community”。在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在翻译滕尼斯的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时,将英文的“Community”翻译为“社区”一词,此后该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
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对社区概念作进一步发展。他提出,社区的基本特点就是:一群按照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扎根于他们所生息的土地上,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3]社区所包含的三个特征是:地理区域、互动关系和共同情感。
目前,对于社区的概念,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社区的界定不尽一致,但是都认同其所具有的“共同体”的含义,这成为社区概念的基本内涵。因此,社区一般用来指那些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4]
在目前我国关于社区的研究与实践中,对于社区的界定,除了上述社会学领域内的含义,还有从公共管理角度定义的城市社区,即现在城市中的街道办事处或者居委会所管辖的对象等含义;也有城市规划中作为邻里单元(居住区)的社区,即通常所说的城市住宅小区、居民小区等。城市居民小区,一般是指在城市的一定区域内建设的、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居民住宅,并配套有相应公用设施及非住宅房屋的居住区等。
本文所述的“社区”,主要是指作为居住区的社区,也就是城市中相对独立的居民小区,其与街道办、居委会等所管辖的“社区”,并不完全一致。在有些时候,二者是重合的,但有些时候则不一致。
社区与传播之间,天然地存在着联系。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并且在这一场所内还形成丰富的人际关系,因而成为人们生活的家园。社区既包括一群人生活其中的区域,又包括在这一区域内生活的人,以及人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熟悉的关系、密切的网络。[5]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一书中就指出:“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与社区一词(community)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没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就没有传播。”[6]
20世纪90年代,霍兰德与斯坦波斯(Hollander & Stappers)最早提出“社区传播”的概念,他们认为,所谓社区传播,实际上就是一种小规模的公共传播,比如社区报纸、社区电台以及社区有线电视等,甚至邻里之间的街谈巷议、公告栏等,都包含在社区传播之内。他们还指出,社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社区传播所诉求的对象是有限的。此外,具体到传播的形态来看,社区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几乎包括了从人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所有传播形式。[7]
(二)社区媒体的发展
依据媒介形态划分,社区媒体可以分为社区报纸、社区电台、社区电视、社区网络等几种主要的形态。作为较早出现的社区传播形态——社区报纸的发展,至今已经走过300多年的历程。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社区报纸,发展非常成熟。[8]
社区广播也有了数十年的发展历史,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