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为了获取总部经济带来的各种经济效益,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加入发展总部经济的队列,但未认识到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导致有些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为避免这种盲目性,地方政府应当对自身发展总部经济的空间向心力、离心力有清楚的认识,找准城市在区域总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遵循区域总部经济的演进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区域总部经济的长期发展。
一 总部经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机制模型
公司总部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规律性的集聚与扩散机制,二者共同发生作用推动区域总部经济发展。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集聚机制主导总部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形成单核心总部经济;在发展的后期阶段,扩散机制主导总部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形成多核心总部经济。
(一)总部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的集聚机制
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对总部的吸引能力有巨大差异,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专业化服务、政府政策与效率等方面发展完备的中心城市,会首先获得企业总部的青睐。这是由于具备上述空间向心力的中心城市可以为企业总部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在集聚的外部性效应驱使下,总部开始自发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呈现“核心-外围”式的总部经济空间结构(见图1)。
图1 演进前期——集聚机制作用下的单核心总部经济空间结构
1.总部经济集聚的空间向心力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高端服务经济,追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是总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中心城市往往由于具备下述六大空间向心力而率先成为区域总部经济发展的核心。
(1)人力资本。在总部经济集聚的核心区,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使得具备信息获取和信息解读能力的高水平人力资本密集,为企业总部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与智力供给;知识、创新与技术的外溢效应将导致总部的人力与科研成本大大降低。
(2)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快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可提高总部与生产基地、与上下游合作商的业务交流效率,各级商品交易会、贸易展销会、博览会的举办可使总部获得交易信息。
(3)信息基础设施。公司总部进行战略决策时需要处理大量有效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换。中心城市具备充分的信息流媒体渠道,能够减少总部获得人才、采购商、投资渠道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各方面信息的搜寻成本,使总部与子公司、生产基地保持及时信息传递与交换。
(4)市场规模。区域核心的市场规模及市场辐射力是发展总部经济的关键条件。市场规模越大,越利于企业收集市场信息、制定营销策略、拓展市场份额。区域中心城市只有具备有效的市场规模,才能形成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5)政府政策与效率。政府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合理的投资、税收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地方政府官员腐败与寻租会降低总部的交易效率,缺乏良好的总部空间规划会导致总部经济发展呈现盲目性。
(6)专业化服务。企业总部与子公司、其他企业总部、银行之间进行频繁的资金流动,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中心城市的金融、保险、审计、法律等服务机构密集,构建的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可以为总部资本搭建风险较低的运作平台。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信息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政府政策与效率、专业化服务构成了核心区吸引总部集聚的六大空间向心力,成为总部通过集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的基础。
2.核心区域总部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1]
公司总部在一定区域内自发的高度集聚,其动力源自依附于中心城市空间向心力下的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
依据James C.Davis与J.Vernon Henderson等人的总部区位选择理论,公司总部作为理性决策机构,选择集聚的根本动力是规模效应递增,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为企业带来要素成本优势与产品价格优势。在Davis与Henderson 建立的模型中,假设公司总部为其生产部门提供服务,其生产函数与产出技术水平、总部雇用劳动力、行业总部采购量、行业内服务品的多样性(用企业数量表示)有关;产品生产包括固定劳动成本与边际成本;每个服务业内的企业面临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且规模效益递增。公司总部根据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得到的结论是:公司的利润与公司总部的生产技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