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借助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内核的文化区块,逐渐形成了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聚集的路径。但目前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发展中存在着区域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相对不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创意与文化科技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本文的建议如下:加强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规划、培育一批国家级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强调包容性增长,强化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搭建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传播与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与市场经济意识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人。
滇西北的大理、丽江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由于资源、传统、基础设施和市场等要素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内核的文化区块,与滇西北其他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产业发展路径。大理、丽江历史上均处于茶马古道上,是西南地区民族贸易和民族迁徙通道,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同时也成为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兼具开放与包容的文化特征。地缘和文化特征造就了这一区域的耕读传家和重商的传统,加之少数民族众多,形成有别于中原主流文化特质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和手工艺传统。近年来,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以大理州、丽江市为中心的两大旅游区,并北向与迪庆州相呼应,形成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外向型旅游产业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大理、丽江相应形成两大文化产业市场,在两大市场之间,分布若干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大量手工艺品店铺和一系列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村落,产业聚集态势初显,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7月22~29日,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成的调研组,赴大理、丽江,进行为期7天的调研活动,调研以大理、丽江文化旅游市场,民族村寨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和民族民间工艺品业的发展现状、走势及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培育为重点,同时涉及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文化产业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调研组一行对大理州白族自治州及其所属鹤庆县、剑川县、巍山县,丽江市及其所属古城区进行了调研,深入11个古镇和传统村落。从功能上来看,这些村落和古镇可粗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手工艺品生产为主,如新华村、狮河、周城;第二类以开发民俗文化体验及休闲度假为主,如大理古城、沙溪寺登街、喜洲镇、双廊镇,丽江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第三类以保护为主,进行适度开发,如巍山古城、巍山东莲花村。这三种类型互相之间有交叉,并非截然分开。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调查、座谈交流、分析研究,调研组认为,大理、丽江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成长性较好的区域,产业发展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其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定的普适性,应以提升当前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和民俗文化产业作为培育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下一步发展中,可通过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程度,强化聚集效应,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各个产业门类的整体推进、多领域联动,促进民族地区区域文化产业的快速进步和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 “大理、丽江”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发展的基础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可以凭借资源优势,突破产业发展的一般序列,显化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大理、丽江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早,借助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产业发展获得了有利的契机,旅游产业奠定了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发展的基础。
(一)文化资源富集,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大理、丽江区位独特,历史上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大理、丽江也成为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区域性中心,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优越,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情况较好,历史名城、传统村落密集。富集的文化资源为大理、丽江获得了一系列世界性的文化声誉。丽江的大研古镇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文化古籍、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名录等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在从资源到现代产业的转换过程中,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1年,按原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指标统计,大理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18亿元,占GDP的6.2%,超过云南省平均水平;丽江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11.8%,居云南省首位,比全国的2.75%、云南省的6.1%分别高9.05、5.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产业发展亮点纷呈,资源整合态势出现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大理、丽江亮点不断呈现,文化旅游、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