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文化资源的多元与差异成为云南省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的重要基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山川地貌多样性的结合,使得云南文化与旅游的发展呈现与地域相对应的人文特质,民族文化传承的脉络与当地居民世代生活的物质环境浓缩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独特的资源优势使云南成为西部较早发展旅游业并取得较好成绩的省份。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来临,使游客对旅游业增容提质的要求变得普遍,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受到普遍关注。云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早已开始,并逐步深化。继续拓展两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提升云南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一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厚积薄发
(一)云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起步
云南旅游业从在“七五”时期起步到在“八五”时期的较大发展,都贯穿着文化这条主线。1986年云南省旅游局的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后云南旅游业正式发展的标志。这个时期,云南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呈点状分布,石林与西双版纳作为面向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门户,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两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融入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石林的喀斯特地貌作为世界奇观固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云南民族文化的早期宣传与铺垫,为石林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阿诗玛》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开始享誉海内外,其中的影视歌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响遍大江南北,国内外游客带着对阿诗玛爱情故事的向往及对撒尼文化的好奇,将石林作为中国西部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边境、热带、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和原始生态”是20世纪80年代西双版纳面向世界的四个品牌形象,傣族的建筑、饮食、衣着为旅游者提供了开阔的体验空间,特别是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更是将西双版纳的旅游推向了一个高峰,文化与体验,已经在云南旅游消费市场兴起之时就贯穿其中,具有了紧密而自然的联系。
(二)文化与旅游在互动融合中的继续发展
云南省在1997年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评选中崭露头角,从点到面,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呈集聚态势,分布范围大大扩展,而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昆明、大理、景洪、瑞丽成为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云南民族地区的旅游目的地体系进一步升级,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开始凸显。在这期间,游客对大理的认知与关注度快速提升。20世纪50年代末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爱情电影《五朵金花》,是大理文化为外界打开的第一扇窗,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大理本身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民居、服饰、歌舞、饮食、历史典故与苍山洱海间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使大理很快走向国内外旅游市场。石林作为第一批云南知名景区,以旅游业为带动,民族民间手工业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门类,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会,由此将文化与旅游的互动、融合的态势凸显出来。石林周边的彝族撒尼人村寨中女性几乎人人都会刺绣挑花,随着游客的到来,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彝族刺绣与旅游购物品结合起来,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这一结合也成为云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表达,并在此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时期内,旅游业发展已愈来愈多地关注游客所能感受与参与的内容,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中,“游”“吃”“购”更多地体现出与文化进行结合的主动意识,但多数还局限在简单、粗放的发展水平。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中,路径与方式、层次与结构的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也为后来的全面融合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走向深度融合
云南省通过由上而下的推动,激发市场的活力,较为成功地在全国树立起云南旅游产业大省及文化强省形象,在西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等概念,不仅代表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有互动融合所创造的品牌价值与意义。
21世纪初,云南省提出旅游是云南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按照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的思路,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创建名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2000年12月,云南省出台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