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取得良好发展。全省“非遗”名录建设有序推进,基础工作扎实,“非遗”人才培训和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非遗”保护设施建设势头良好,相关传承活动和“非遗”表演得到大力支持,“非遗”保护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目前,青海“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一些涉及“非遗”保护的单位和个人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申报轻保护、保护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推进青海“非遗”需要提高认识水平,并采取加强经费保障、健全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推动“非遗”资源合理利用、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同时还要加大对“非遗”研究及相关成果出版的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足以代表一方文化,并为当地社会所认可,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知识类、技术类与技能类传统文化事项。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总人口554万,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青海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了丰厚的昆仑文化、彩陶文化、河湟文化等,留存下大量瑰丽多彩、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青海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智慧结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神秘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这里,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一样显得特别丰厚而多彩,充分反映了青海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昭示着高原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折射出青海各民族的精神内质。
一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3年起步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各级文化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如下成绩。
(一)名录体系建设规范有序
截至目前,全省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4项、代表性传承人57名(4名已故);省级非遗项目145项、代表性传承人142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9个。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即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果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5个,即黄南州热贡画院、互助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湖藏毯有限公司(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囊谦藏族民间黑陶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6个;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花儿、皮影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填补了青海没有非遗项目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空白。
(二)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
2008年全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组织了三个普查组,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在全省53个县(市、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项目1539个、传承人100余位,拍摄图片8200余张、录像近7000分钟。通过普查,全面摸清了全省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状况和保护现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此基础上,2012年和2013年青海省又进行了“寻根行动——非遗资源再调查”工作。采取专题培训、责任书签订、技术指导、经费补助等措施,保障再调查工作顺利推进。以“寻根行动”成果为基础,各地认定、公布了州(市)、县(区)两级非遗项目名录,使多年来全省州县两级非遗名录断档的局面得到改善,档案建设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
(三)学术研究卓有成效
近年来,借助社会力量,青海省陆续编纂出版了《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丛书》《守望精神家园——百位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讲述》《玉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寻根行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调查》等一批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和资料读本。目前《青海省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编纂工作正有序推进(这批《丛书》涵盖45个项目,共20册,每册10万字)。青海省基层对非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大。如海南州、海西州、玉树州、循化县、大通县等地陆续出版了一批当地非遗丛书和光碟,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人才培训卓有成效
青海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培训,引导广大非遗保护工作者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先后举办和参与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三江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编制培训班、全国《格萨尔》管理人员暨青海三区人才非遗工作人员培训班、全省基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培训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