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5~2014年恩施州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徐铜柱 司马俊莲 辛江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摘要:

    湖北恩施州自然生态资源多样,历史文化资源独特。近年来,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显著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突出,广播电视电影等部门取得新发展。但认知度不高、整体规划不足、结构单一、品牌不突出等因素制约着全州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恩施州需要提高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创新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加大文化产业资本投入,并着力培养本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调查背景

    2005年9月,大型土家族情景歌舞剧《夷水丽川》在腾龙洞风景区公演,至今已连续上演近6000场次,直接门票收入过亿元[1]。该剧以利川灿烂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展现土家族浓郁古朴的风土人情,集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观赏性于一体,是利川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结晶。

    2014年7月12日,由湖北旅游投资公司投资两亿多元建成的占地240亩的实景演出剧场——中国最大峡谷山水实景剧《龙船调》在恩施大峡谷首秀开幕。从此,恩施大峡谷告别纯粹生态旅游,走向文化与生态的真正融合。该剧的总导演梅帅元在微博上表示:“大峡谷实景剧场壮丽雄奇,可与阳朔印象刘三姐之山水剧场,张家界天门狐仙大剧场,中岳嵩山禅宗山林剧场相媲美,是自然之极品。演出诠释了世界最美二十五首民歌之一的龙船调之内涵,风情万种,感天动地。”

    上述文化活动正在改变恩施的旅游模式——从纯粹的生态旅游转型为文化与生态的深度融合、相互推动。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推动文化发展的政策。在国家层面上,2009年9月,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要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部署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专门强调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国家政策层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为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也有助于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湖北省在“十二五”时期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并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思想。同时恩施州确立“三州战略”(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恩施州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繁荣。

    基于上述背景,课题组对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措施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以期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 恩施州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生态文化资源概况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支撑。恩施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文化资源比较富集。文化资源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反映当地传统、现代文化生活的一系列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既是文化延续发展和文化认同的根本,也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恩施州作为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从历史沿革发展过程来看,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多为土家族、苗族分布区,也包含汉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各民族融汇交流发展,形成了鲜明多元的文化特征。恩施州文化资源优势不仅体现在自然生态资源上,而且还有丰富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因此,厘清文化资源的概况对恩施州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

    恩施州地处鄂西山地,西北与重庆相连,南靠湖南,东北接神农架,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该地区山多且地势险要,历史上就有“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蛮獠错杂”之称。全州地势较高,三山鼎立,呈现北部、西北部和东南部高,而逐渐向中、南倾斜的状态。北部为大巴山脉的南缘分支——巫山山脉,东南部和中部属苗岭分支——武陵山脉,西部为大娄山山脉的北延部分——齐跃山脉。地貌多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岩洞、沟壑河谷众多,山水环抱,溪峒相连。孕育了该地丰富的森林、水、矿产、药物植物等得天独厚的资源,营造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如“坪坝营”“大峡谷”“腾龙洞”“神农溪”“巴人河”“清江画廊”“梭布垭石林”“龙鳞宫”等等,这些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的文化开发,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2.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厚重

    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汉族、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汇、交流、发展,孕育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变迁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恩施州地面历史文物数量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57处、州级45处、县级176处。这里既有远古“建始直立人”遗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