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9月 |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中国在20世纪末基本消灭贫困,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由于中国扶贫开发所取得的“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巨大成绩,在2004年中国上海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中国扶贫工作被称为“世界奇迹”。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实现的小康,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近年来,农业效益不高、农村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使得中国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拉大,以致目前中国农村还有282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并且,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赤贫人口数量还首次出现反弹。按照中国现在的农村扶贫计划,解决温饱的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625元,如果这个标准再提高200元,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将会达到9000万人。2002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2476元,而按统计局对农户分层调查的抽样情况来看,有11%的农民(约1亿人)的年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仅有15%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有3/4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陈锡文,2003)。
因此,中国农村的扶贫重点,一方面是如何解决农村赤贫人口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防止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返贫而稳定实现小康问题。由于目前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赤贫人口主要是“五保户”,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以及居住地自然条件和外部环境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人群,这部分人无论是提供贷款还是技术支持都没有用处,因此,本文探讨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实现中低收入水平的农民稳定脱贫。
关于贫困的成因,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颇多,认为贫困的形成既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原因,又有科技、人文、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但对于经济学家而言,特别是众多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强调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为资本稀缺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金融发展滞后是造成欠发达地区资本短缺,进而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一 金融压抑: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成因
贫困问题,一直是诸多经济学家关注、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领域。关于贫困的成因及摆脱贫困的出路问题,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稀缺包括物质资本缺乏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摆脱贫困,就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投资的同时,扩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毋庸置疑,资本稀缺是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成因。然而,在投资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仅仅靠增加资本积累,扩大投资,是难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况且,单纯从人均收入低、人力资本缺乏两个方面,也不能够完整地解释资本缺乏的原因。为此,麦金农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金融压抑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投资效率低下、最终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压抑导致储蓄不足,资本缺乏。根据现代储蓄理论,收入是储蓄的解释变量,随着收入的增长,存在着边际消费递减、边际储蓄递增的倾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收入水平低,还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储蓄率的下降趋势。麦金农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市场分割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很低、金融工具单调且数量很少是一种普遍现象。官定利率由于人为地被压低,也可能由于通货膨胀使得实际利率d-p太低,甚至成了负数,根本不能抵补价格上涨给储蓄者造成的损失。为回避风险,人们常常用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的方式来减少损失。这样,自然要使储蓄率的提高大受影响,从而导致低储蓄和资本缺乏。
二是金融压抑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当金融当局硬性规定利率的最高限时,利率就无法准确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供求关系和资金短缺的特性。在实际利率太低,甚至为负的条件下,储蓄者不愿意将其剩余的货币存入金融体系之中;而借款者则被刺激起高额的借款需求。这必然会导致资金严重地求大于供,从而产生金融机构以“配给”方式授信和资金投机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大量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但高于官定利率的项目被批准实施,而一些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的好项目却被拒之门外,从而导致资本稀缺与投资低效益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人为低利率和信贷配给的存在,能够获得信贷者大都是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或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