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
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沿海和内地的相对收入显著上升。这种趋异的很大一部分,与城镇和农村的分割、沿海农村和内地农村的趋异,以及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镇的不同速度,是相关联的。同样在这个时期,省际迁移也大大增加了。这与迁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反应增大也是一致的。1985~1990年间,迁移对收入差距的弹性是0。197,1995~2000年间上升到0。595。但是,20世纪90年代不断增加的迁移,对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是不充分的。这可能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持续不断的推动地区收入差距的力量,第二是对迁移的限制的依然存在。
关键词: |
>This paper combines population censuses of 1990 and 2000 and data from other sources to analyz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income divergence and population mobility. During the 1990s,relative incomes between coastal and inland regions in China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Much of this divergence is related to the urban-rural divide and accounted for by diverging performance within rural areas between coastal and inland regions and by differential rates of labor transfer from rural to urban sectors. In the same period,the rate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 more than doubled.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of migration to regional income differential. The elasticity of migration to income gap was 0.197 in 1985~1990,rising to 0.595 in 1995~2000. However,the intensified mig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1990s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 to reduce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This may be due to two major factors. One is continued external pressures pushing up the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The second is continued restraints on migration.
Keywords: |
一 前言
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沿海和内地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不平等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提高(例如,Jian,Sachs和Warner,1996;World Bank,1997;Kanbur和Zhang,1999)。不断扩大的地区不平等,是中国总体收入不平等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常令人担忧。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平等程度提高的幅度,在所有可比较的国家中是最大的。由此,中国也由80年代早期的平等主义国家,变成现在世界上不平等程度处于平均水平的国家之一(World Bank,1997)。总体不平等及其变化,通常被分解为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不平等。运用微观数据分析表明,城乡不平等解释了1995年总体不平等的50%以上,解释了1984~1995年不平等增加部分的75%(World Bank,1997)。更进一步观察,很显然,城乡不平等及其增长主要是一种地区现象——内地农村地区贫穷得多,增长也比沿海农村地区慢得多,然而,沿海和内地的城镇地区在收入水平和增长率方面的差距都小得多。
关于中国地区不平等的经济学文献正在迅速增加。近期的文献尝试解释不均等发展机会带来的不断扩大的地区不平等。Wei和Wu(2002)侧重分析全球化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Kanbur和Zhang(2001)则考察了开放和财政分权;Park(2002)提出以下四种假说来解释地区不平等:工业化、市场一体化(包括劳动力市场)、国有企业份额下降和全球化。
诚然,不均等的地区发展是收入不平等的最初来源,但是要素的流动也许能够使收入变得更平等。然而,生产要素的流动并没有使得要素报酬均等化。Johnson在关于美国农业调整和迁移的文章中强调指出,限制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会降低劳动力回报的趋同。Johnson(2002)简要地概括了这些限制:首先,目的地的失业率水平高;第二,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第三,迁移相对的高成本。他指出,当这些限制很大时,迁出就很难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只有劳动力从农业中迁移出来的速度足够快时,才能起到缩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差距的作用(Johnson,2002,p.1416)。”
因此,要考察地区收入趋异问题,分析人口地区间的流动是很必要的。运用新近得到的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将研究1990~2000年间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和人口迁移。文章是这样组织的:第二部分,我们分析沿海和内地不平等的扩大趋势,并将全部变化分解为地区内和地区间变化;第三部分,我们给出1990~2000年间省际迁移的一些统计,并分析省际迁移对20世纪80年代收入差异的反应;第四部分得出结果并给出进一步的分析。
二 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与贡献因素
除Kanbur和Zhang的文章外(1999),关于地区不平等的文献,主要侧重于分析人均GDP或其他国民统计指标的趋同或趋异。我们将利用从家庭户调查中得来的人均收入指标。这不仅仅是因为GDP统计存在很多问题(Rawski,2001),也因为收入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更好指标。由于我们对转轨时期不平等的变化更有兴趣,我们将把注意力放在1985年以后。
中国统计年鉴(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给出了分省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1]在计算沿海和内地的平均收入时,我们用省人口数作为权重。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与1990年的概念一致,我们将2000年分省人口数做了调整。从普查中得到的分省人口数可以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找到(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2001)。另外,加总之前,我们还用分省价格指数来平减分省收入。
研究表明(例如,Kanbur和Zhang,1999),地区不平等主要体现在沿海和内地省份之间。在本文中,我们将所有省区分为沿海和内地省份,并着重分析这两类地区之间的不平等。[2]
表1表明,1985~2000年间,地区不平等显著扩大。[3]1985年,沿海和内地的收入比为1.31,2000年上升到1.65。不平等的扩大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间。1995年以来,收入差距保持稳定,但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趋同的迹象。与以前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比地区差距要大得多。1985年城乡收入比为1.82,2000年提高到2.42。1990~1995年间提高速度最快,1995~2000年间略微呈现趋同态势。
表1 地区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异(1985~2000)
通过详细观察沿海和内地的收入状况,我们发现,1985年沿海和内地的城乡相对收入基本相当,但到2000年内地的城乡收入差距比沿海地区高得多。[4]从理论上讲,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