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脱贫致富 中国农村妇女发展的足迹——以山东武家洼乡为例
    ——以山东武家洼乡为例

    作者:陶春芳 张艳霞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摘要:本章为了解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途径,就山东的调查来看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途径。为了解人们改变贫困的愿望和可实行的条件,研究组在山东武家洼乡友兰村20岁到50岁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取等距抽样方法抽出170名妇女作为被访对象。调查中研究组认识到,贫困地区妇女的发展,需找出脱贫的关键,可建立起一种机制,由此深化促进脱贫。如友兰村缺水问题的解决促进了脱贫;如对妇女进行科技培训,创造条件让妇女扩大活动半径,开拓思路,使致富有后劲。

    为了解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途径,我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研究人员在香港钟奉慈教授的指导与支持下,分别到山东、安徽、宁夏、河北、内蒙的贫困地区进行调查,这里仅就山东的调查来看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途径。

    1995年6月我们在山东省选择的是贫困待发展的沂蒙地区沂水县武家洼乡友兰村。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武家洼乡在沂水县西北9公里处,辖38个行政村,有10009户,33000人,总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35500亩,境内多丘陵,土壤瘠薄。1992年全乡人均收入320元,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友兰村在武家洼乡东边3公里处,是贫瘠山区,全村360户,1174人,可耕地1627亩。1992年人均收入495元,人均口粮225公斤,不通车,十年九旱,人畜吃水困难。平时,村民要到4~5里外去汲水,来回需4~5小时,旱时,要走出十几里外汲水,需7~8小时,人畜饮水尚且如此,土地灌溉就更不可能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解人们改变贫困的愿望和可实行的条件,我们在友兰村以20岁到50岁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取等距抽样方法,以2/3的概率,从全村256位20~50岁的妇女中抽出170名妇女作为被访对象。采用三种调查方式:一是发放170份问卷,由10名村内初中以上文化的调查员帮助填写问卷;二是召开调查会,分20~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进行座谈;三是随机入户查访。

    从170人的问卷统计看,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是:

    20~30岁年龄段61人,31~40岁年龄段58人,41~50岁年龄段52人,各年龄组人数基本均衡,年轻人稍多。家庭人口平均3.6人。从宗教信仰来看,无宗教信仰的159人,占93.5%;信基督教的5人,占2.94%,其他拒填信仰的6人,占3.53%。从婚姻状况来看,单身独居者24人,占14.1%;再婚者3人,占1.8%;未婚者3人,占1.8%;2人未填婚姻状况。初婚年龄平均24岁。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初中为55人,占32.4%;小学77人,占45.3%;文盲29人,占17.1%;中专或高中7人,占4.1%;没有大专或大学生。有2人没有填学历(占1.2%)。从其配偶情况看,也是初中、小学占绝大多数,但总的学历高于其妻子。初中居多数,有71人,占41.8%;小学32人,占18.8%;文盲少于妇女,占7.6%;中专和高中高出妇女1倍,共18人,占10.6%;也没有大学和大专学历者。另36人是丧偶、未婚和未填学历者,占21.2%。从文化状况看,这个村无论男女,文化程度都不算高,文盲仍占相当比例。

    从家庭生产资料情况看,平均每户占有耕地4.6亩,树木28.05株(主要是果树),猪、羊户均3.0187只,鸡、兔户均13.32只,由于经济原因养大牲畜的很少,户均牛、马、驴、骡仅0.0893只。耕地大部分租用农业机械完成,家中禽畜养殖均形不成规模。所住房屋多数是靠采集当地山石盖的平房(占42.9%),新房多数是1993年以后所盖。只有25户(占14.7%)盖了花钱较多的砖瓦房,另有63户(占37.1%)仍住在原来的草平房,有2户是原来的砖平房,1户仍住在土平房(占0.6%),6户尚没有单独的住房(占3.6%)。平均每户4.44间房,91.45平方米。从住房上反映出,1992年以后,这里群众生活在改善,但还没有彻底脱贫。农民主要以柴草为燃料,有的以煤炭补充,只有1户使用沼气。

    农作物主要种植品种为小麦、玉米和地瓜(红薯)。每户年平均收获小麦431公斤,折合人民币689.49元,其中77.51%是自己食用,只有很少量的作商品粮出售(约占17.74%);玉米平均每户收417.4公斤,折合人民币584.38元,其中有76.77%自用,17.74%用于出售;地瓜户均收获1389.5公斤,折合人民币1111.56元,一半自用,一半出售;油料以花生为主,也是以自用为主(占78.05%),只有3.07%用于出售。户均收花生50多公斤(约合170元)。可见这里仍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体,人均口粮341.5公斤,各项收入合计为人均981元,初步达到温饱。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里人们生活的改变始于1992年,其变化的契机是什么呢?当地村干部和居民普遍反映,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水,生活中人畜缺水,耕地靠天降水,妇女整天忙着汲水,男人种着贫瘠的土地,所打的粮食难以维系温饱,没有任何“活钱”来路。1992年6月,国际世界宣明会与武家洼乡合作确立了综合发展项目,共提供无偿援助资金191万人民币。友兰村挖了水井,建了水塔,通了自来水,搞了人畜吃水的配套工程,解决了人畜吃水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