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
一 妇女健康与社会发展
据来自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有关报道:每年因妊娠、分娩和不安全流产的并发症,以及避孕节育措施使用不当而导致死亡的妇女有50余万人,而这类死亡大多是可以预防的;那些幸免于死亡的妇女,仍有不少难以摆脱各种并发症或是后遗症的折磨;在发展中国家,约有1.2亿的妇女尽管不愿生育,但却得不到任何计划生育服务;目前世界上妇女罹患各种性传播疾病的比例高于男性,且这一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还有8500万到1.15亿妇女是性犯罪的受害者;全世界估计有1800万难民,其中75%是妇女和女孩,她们中的大部分营养不良或正在受到各种暴力的威胁。[1]以上性别健康状况的统计表明:妇女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研究显示:女性最易遭受的包括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毒在内的各种生殖道感染疾病,在多数情况下最初是无症状的,这就增加了预防的难度,妇女如果在感染期间怀孕,除本身的健康会受到严重危害外,还会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伤害,如死产、早产、先天畸形和先天性疾病等。[2]还有更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缺乏计划生育知识和服务,在物质条件极差和基本无围产保健的情况下,不仅多胎多育使妇女的身心受到摧残,而且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膨胀进而引起土地和资源的危机,引起贫困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愈加滞后,形成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状况。
严酷的事实还表明:妇女的卫生保健和健康问题之所以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的制约,除贫困和落后外,视女性为生育工具的性别歧视仍普遍存在,她们在相当多的时候还只是被当作调节人口的手段;其本身的健康、幸福和发展的需要,仍被社会有意无意地或是“习惯性地”忽略了。妇女所获得的受教育机会均少于男性,进而妨碍着她们去利用健康的信息和资源;还因为受传统角色限制导致她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使她们很难在社会中建立起参与和竞争的权利意识,即使是在建设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制度上也大多如此。性别歧视和其自身的沉默使得她们内心真正的需求鲜为人知。
由此可知:以往属于传统的卫生和医学领域的妇女卫生保健和健康(尤其是生育健康)方面的问题,已远远超出卫生和医疗的范畴而向有关管理部门和组织,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 妇女健康的社会诊断
既然改善妇女卫生保健现状和解决目前令人担忧的妇女健康问题已超出狭隘的卫生和医疗范畴,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那么,从社会科学或是社会工作者的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诊断”,并从社会范畴开始必要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必要、迫切了。
但面对具体情况,我们这些没有医学学科背景的社会工作者或学者应当从何处入手研究和解决问题?对此,笔者将调查研究中接触过的一些实例[3]及相关的经验和感受阐述如下,权且作为一种思路:
1.要深入基层社区,去发现那些人们(包括男人和女人)都习以为常的、与性别有关的、影响妇女卫生保健的社会文化因素
实例一:目前农村的很多地区都已解决了人畜饮用水问题,甚至在不少山区,农家门口就有自来水。但就是在这些地区,仍有部分中老年妇女,认为女人的内衣裤“脏”,不用门前方便清洁的自来水洗涤,而是坚持拿到较远的、不太干净的河沟里去洗;晾晒时也视其为晦气之物有碍观瞻,将其挂在背阴处晾干,较少拿到太阳下暴晒以起消毒作用。这类“不卫生”行为有其产生的土壤。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云南省弥渡县太花乡新村的一位大嫂折叠好自己洗净的衣裤,随手放在了枕头上。收工回家的丈夫,如同往常一样随便靠在床上小憩,过后发现自己枕在女人的裤子上,顿时觉得受到莫大侮辱,竟为此闹着要与其妻离婚。后来经村干部劝解,这场风波才停息下来。可见,当人们对妇女普及卫生保健常识时,同时要教育男性消除性别歧视意识,还需要强调性别平等的概念。强调男性促进妇女健康特别是生育健康方面的作用和责任正是国际社会近年来达成的一个共识。
2.要唤醒妇女因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而长期受抑制或是淡化了的健康意识,并通过多种途径传达她们的呼声,使其权益得到有效的体现
实例二:某地区卫生部门曾一度在本县的几个乡试行妇幼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