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研究
伴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城市居民的就业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包括妇女,享有普遍就业的机会,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较完善的福利待遇,职工高度依赖于单位和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无所不包的单位制逐步解体,普遍就业的局面不复存在,国家不再为职工提供终身的就业保障。城市中不在业人口已经占有相当比例,越来越多的原公有制企业职工必须面对非自愿离岗的处境,其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非自愿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生活状况如何,她们需要哪些社会支持,哪些社会系统为她们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她们的再就业情况怎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对于国家、单位与个人之间在支持与依赖的关系上所发生的变化,组织制度变迁理论关注单位制度的变化和可替代资源的出现,富有启发性。沃德(Andrew G. Welder)较早分析了中国城市单位中的庇护主义关系,揭示了工人对企业的制度化依赖。孙立平认为,随着单位专业职能的突出和市场的发育,与改革前纵向庇护关系和横向工具性关系的格局相比,多元化的关系格局越来越重要,这不仅表现在单位内与领导、同事和专业权威的多元关系,更表现在单位外的社会空间建构多元化关系的重要性。[1]李汉林、李路路认为,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了自由资源的发展,改革所带来的自由活动空间和自由流动资源的发展,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选择的替代性资源,因而国家和集体单位已不再具有唯一资源提供者的地位。但原有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国家控制的社会资源和财产,仍然在社会中,特别是城镇社会中占有绝对优势。[2]
社会网分析也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研究提供了独到视角和分析手段。社会资源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都指出了个人可以利用周围的社会关系实现工具性目标,并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提出了新的社会学解释。[3]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富于启发性的成果。如丘海雄、陈健民、任焰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社会功能的剥离,社会支持结构已经从改革前资源主要由国家通过单位向个人提供的一元化结构,逐步转变为社会资源分布的多样化和社会支持的多元化结构,中国单位制度的式微导致了“回归家庭”;[4]张文宏、阮丹青分析了不同社会关系在为城乡居民提供社会支持时所发挥的不同作用。[5]
另外,女性主义的研究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平萍通过调查广东国企女工的生活经验,把家庭因素引入了职工与企业的关系研究,认为:沃德的研究模式是不见性别的,女工的依赖结构与男工全面地依赖企业不同,是双向的,在经济上要依赖企业以满足生存的需要,在其他方面则要依赖企业之外的资源。[6]
本文借鉴组织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网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注重社会性别视角的运用,探讨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需求,以及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特点。
本文的理论假设是:
(1)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需求是多方面的,同男性相比,女性的社会支持需求更为迫切。
(2)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再是原来的以国家和单位为主体的简单结构,已转变为一种多元化结构。
(3)男女两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具体特点上有所不同。
在本研究中,“非自愿离岗”主要指的是原国有制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三种类型职工:一是非自愿失业人员,即被迫完全脱离原工作单位,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那部分人;二是非自愿内退人员,是企业为了减员增效,按企业内部制定的退养制度使得一部分人提前离开工作岗位“内退”或“退养”的那部分人,40岁左右的女性往往是企业内退的主要对象;三是非自愿下岗人员,即企业以过渡性的方式安置的富余人员,下岗职工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失去了一定的工资收入以及福利保障,但保留着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
二 研究方法及被访者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深入访谈和定性分析方法。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在1999~2000年进行了“北京市暂不在业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走访了30位非自愿离岗人员,其中女性22人,男性8人,对男性个案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为了补充丰富调查资料和进行男女两性的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