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关于新产业革命时期广州发展战略的思考

    作者:潘建国 陈浩钿 曾宝东 张涌 徐玉蓉 王晓颖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产业革命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广州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广州必须实施人才创业创新战略的战略选择,坚持以成本控制为前提、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企业智能化为着力点、以国际规则为保障,形成以人才促创业、以创业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早日实现技术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

    在广州开启编制“十三五”规划之际,如何应对新产业革命,选择适合广州发展的战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新产业革命的发展趋势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人类交流和交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使人类的交流交易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其意义将超过货币的出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深刻影响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商、微信、支付宝、众筹等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对传统产业和业态的冲击超出想象,实体商店、报纸、电视等将逐渐消失,银行、担保等金融业态将发生变异。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成为产业现代化的新方向,将催生大量的新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哪个城市能在新产业革命方面早应对、早谋划,哪个城市就能抢占产业转型升级的先机。

    (一)新产业革命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是新产业革命促进了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在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国际分工由过去的产业间、部门间分工转向部门内不同生产部件和不同环节的分工,形成全球产业链的新分工模式,发达国家占据了高附加值的两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低附加值的中间生产环节。在当今的“新国际分工”中,由于价值链在国家之间的分解,高质量的经济活动通常仍集中和保留在发达国家占据的高端环节上,而跨国公司则把那些惯例化、低附加值、几乎没有创新机会窗口、进入壁垒很低的价值链低端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即使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价值链低端环节已不再具备技术追赶的产业特征。

    二是新产业革命促进了产业制造的智能化。互联网的应用与新技术、新能源以及新生产模式的结合等,将再次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局限,进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重塑社会经济形态。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日趋成熟并正在得到广泛应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制造业的要素组合和生产方式,并导致全球生产格局的调整。生产制造模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生产组织方式从工厂化转向网络化,产业组织形态从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转向中小企业的网络集聚。

    三是新产业革命促进了产业技术的融合。和前几轮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电气、IT等某一项工业技术占主导的情况不同,新一轮技术革命需要协同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当前信息技术正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二)新产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一是成本优势弱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将改变制造业的要素投入结构,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会被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所替代,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突出。

    二是规模化生产受到冲击。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主流生产方式,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将成为企业动态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快速成型技术和网络协作体系的支持下,更多的企业将选择在终端消费市场进行本地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将不再是主要的企业竞争要素,这将给建立在大规模生产基础上的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是产业链低端锁定。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对制造业各领域的持续渗透,有利于掌控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企业实现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从而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继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已经开始吸引部分高端制造企业的回流,使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产业升级模式难以为继。

    (三)新产业革命的代表人物

    一是比尔·盖茨。早在20世纪70年代,盖茨那封著名的《致爱好者的公开信》,就曾宣称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计算机爱好者不应该未经原作者授权而随意复制电脑程序。随后离开校园,盖茨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二是史蒂夫·乔布斯。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坚持简约化、平民化理念,先后推出麦金塔计算机、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让曾经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