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
一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2013~2014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不断向前发展,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30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7万亿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近11%;在对外投资领域,从投资规模看,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231.2亿美元,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1]从对外投资主体看,民营企业近年来表现活跃,在中国对美投资额中,民营企业占76%。中国的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等事件体现出民营企业在美国投资极为抢眼。从对外投资行业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已涉及包括能源资源、食品消费、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28个行业[2]。从对外投资区域看,在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中,2014年,中国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遍及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1]在对外投资方式上,中国企业目前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方式实现对外投资。同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趋向追求高附加值,力求从产业链的参与者向主导者转移。
图1 中国海外大项目布局(单项超过1亿美元)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积极变化与成果让人备感欣慰,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实施,在国家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中国企业整体“走出去”的时间还较短,国际化运营经验有限,加上语言、制度、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等的差异,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国对外投资的风险与效益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风险意识、缺少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遭遇风险时因应对措施失当,常常产生损失,甚至出现经营危机。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央企在海外设立的近2000家企业中,72%的持平或盈利,28%的企业亏损[3]。
二 中国企业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风险
企业国际化是一种跨境经济活动,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国内投资经营更多,风险也更大。根据风险的来源划分,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与交易风险三大类。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宗教文化风险、环保风险、安全风险、劳工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等属于外部风险;战略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税务风险、人才风险、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等属于内部风险;合同风险、定价风险、整合风险以及退出风险等属于交易风险。
企业国际化风险及防范是一个宏大复杂的体系,因企业个体情况不一样,企业国际化的方式、时机、地域、行业及目的等不同,每个企业国际化遇到的风险都可能不同,而且在很多情形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类风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交织在一起。鉴于此,为集中对中国企业国际化风险与防范的关键性问题展开研究与分析,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普遍存在的外部风险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难以预见、影响范围较大的风险,指由政治行为引起的东道国投资环境变化对投资行为的不利影响。政治风险在许多国家都存在,特别是在中东、非洲等地区。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对2005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30日的120个典型的对外投资失败案例的分析,由政治原因导致失败的投资事件占25%,其中8%是受东道国政治派系力量的阻挠而失败;因东道国的政治动荡、领导人更迭等而遭受经营损失的投资事件占17%。中坤集团投资冰岛格里姆斯塔迪尔旅游项目和三一重工关联公司Ralls投资美国风电项目就是因东道国政治派系力量的阻挠而失败的案例。2011年我国投资利比亚的50多个大型项目因利比亚战争而无法履行,从而导致重大损失;在越南的一些中资企业因2014年5月的打砸抢烧事件而遭受了重大损失。[4]
(二)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除政治风险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最大风险。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意识不强,还不熟悉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同时,世界上不同国家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各不相同,而且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