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
海航于1993年1月成立。自创立以来,海航始终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始终坚持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创新性地构建了“产融结合、虚实互动”的海航商业模式,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自2007年海航董事局做出加快国际化战略决策之后,海航以香港为桥头堡,以航空旅游为先导,完善了航空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三大支柱业务的全球布局。截至2014年底,海航海外实体企业高达30家,分布于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资产已为1000多亿元,海外年收入为230多亿元,境外员工为7000多人。2015年8月,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英国路透社总部大楼。这次收购是海航集团在伦敦的首个重大收购项目,同时也是海航实业板块在海外收购的第一宗。目前,海航已成功地实现从国内企业到世界级知名企业的转型提升。
一 海航国际化之路
第一个阶段:航线国际化,描绘世界级企业蓝图。
1993年海航创立伊始,便提出要致力于成为“经营国际航线”的“国际化航空集团”。理念的国际化最终体现为业务的国际化。海航在业务方面的国际化经验积累始于航空运输。航空旅游业是海航全面国际化的先导业务,2001年海航开通“三亚-汉城”航线,正式成为经营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此后,海航相继开通第一条洲际航线(北京-布达佩斯)、第一条北美洲航线(北京-西雅图)等多条国际航线,形成了覆盖亚洲、欧洲、北美、中东、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国际航线网络。通过同业合作,加入全球分销系统,不断推进国际市场的开拓。国际航线的运营为海航国际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资本国际化,吹响“走出去”号角。
1997年香港回归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使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窗口,海航也逐步加大了在香港发展的战略部署。海航外资股的发行为其发展注入了国际化的基因。与香港资本市场对接及对香港本地企业的投资与运营,为海航国际化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香港更是成为海航国际化的桥头堡。
第三个阶段:产业链国际化,打造全球企业。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区域布局的拓展,将产业链延伸至国际成为海航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海航深刻地分析了自身与国际一流航空企业的差距,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海航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由此,海航吹响了国际化的号角,拉开了大规模国际化、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帷幕。
海航“走出去”的战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资源配置;二是配合国家战略积极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海航国际拓展基本上以航线所能覆盖的地区为基础向外辐射,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三大产业为主脉,发挥各产业集团的自身优势,积极对外拓展。
海航通过国际并购大规模进行航空旅游重组。海航先后成功收购了土耳其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和法国蓝鹰航空,并在非洲加纳组建AWA航空,一系列的投资活动使其获得了海外稀缺的优质航线资源,完善了在中东、欧洲及非洲的航线网络,为全球布局打下了基础。在海外扩张的同时,海航并没有放松服务质量的提供,不仅荣获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称号,在旅游业务方面也趋于完善,收购美国Aberdeen旅游公司及与恺撒旅游合作发展出境旅游业务。此外,海航在酒店地产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对已收购的三家比利时酒店进行投资扩建,将其打造为中国境外第一家唐拉雅秀品牌的五星豪华酒店。同时在收购美国纽约曼哈顿写字楼后,又先后收购纽约Cassa酒店和澳大利亚悉尼市One York Street写字楼。这一系列投资发达国家核心城市的地产项目,为海航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国际化拓展提供了战略基地。
物流领域拓展。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作用下,包括航运和航空货运在内的国际物流业务的不景气为海航完善业务布局和构建国际物流网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海航收购全球第二大半潜船公司挪威海洋重型运输公司(OHT),致力于发展航运高端市场。之后收购荷兰Fairstar重型运输公司及土耳其ACT货运航空公司,为进军欧洲和非洲航空客货运市场奠定了基础。2015年以约175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私募股权基金PAI Partner SAS所拥有的世界最大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瑞士国际空港服务有限公司Swissport。通过系列重组不仅延伸了海航物流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