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
一 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概况
1.产销增速稳中有进
2009年,我国首次实现汽车产销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大国,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分别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增速大幅提升。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300万辆,其中生产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26%,销售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86%。中汽协预计,2015年全年汽车销售量超过2500万辆,增速超过7%。
2.汽车行业集团化、细分化、区域化竞争加强
2014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107.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9%,高于全行业增速2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此外,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面,汽车行业集团化竞争、汽车市场区域化争夺、汽车车型细分化比拼将愈加激烈。从销售前10位的企业集团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两大阵营、阶梯发展”的竞争格局。
3.细分车型市场表现冷暖不均
分车型来看,乘用车要好于商用车,客车要好于载货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乘用车消费刚性需求逐步释放,推动乘用车销量稳定增长。2014年,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992万辆和1970万辆,同比增长10.2%和9.9%;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80万辆和379万辆,同比下降5.7%和6.5%,高于行业总体增速;基本型乘用车保持稳定增长,SUV和MPV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受激励政策退出影响较大,增速由正转负。载货车受国民经济增速回落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全年负增长;客车产品受国内动车降速、更新需求旺盛、出口形势好转等因素影响,同比大幅增长。
4.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受到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汽车在新车推出数量上的增加和在推出速度上的加快、中小型车推出力度的加大以及产品价格下探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757万辆,同比增长4.1%,占有率为38.4%,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77万辆,同比下降17.4%,占有率为22.4%,比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55万辆,同比增长50.36%,占SUV市场份额为44.76%,比上年增长4.14个百分点。德、日、美、韩、法各系乘用车分别占到全年乘用车销量的20%、16%、13%、9%、4%,其中日系车占有率下降了0.34%,其余系别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5.汽车出口量跌价涨
随着国内汽车销售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加速汽车出口的国际化战略已成为当前国内主要车企的诉求。根据海关信息网统计,2014年全年我国累计出口汽车89.7万辆,同比下降2.8%。累计出口金额12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平均出口价格为13967美元/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7%。汽车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复杂,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外的技术壁垒、贸易摩擦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仍然为汽车出口带来了压力,并且与世界级汽车制造企业相比,中国汽车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售后服务、营销策略上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但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出口量仍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二)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1.我国汽车产业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014年,我国现有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105.83辆,仍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千人132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5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2200万量,保有量将达到1.2亿~1.4亿辆。到2015年,乘用车销量达到1808万辆。从细分车型销量来看,到2015年,轿车销量达到1240万辆,SUV销量达到228万辆,MPV销量达到70万辆,交叉型乘用车销量达到265万辆。其中MPV与SUV市场份额上升,交叉型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预计到2015年商用车销量将达到477万辆。
2.汽车产业兼并重组进程将加快
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指标相比,仍然偏低,这影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务院颁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需要从2010年的82.2%增加到2015年的90%以上。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