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城市化与山东基层文化建设

    作者:涂可国 张伟 车振华 汪霏霏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摘要:

    城市化为山东基层文化建设带来机遇,也带来各种挑战。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为基层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对基层文化的投入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城镇人口的增加对基层文化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快速城市化进程将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问题密集化凸显,同时人口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许多问题表现得更加尖锐和迫切:造城运动使传统基层文化阵地消失;千镇一面,基层文化趋同化和特色文化消失;道德真空,文化教化需求迫切。为适应城市化进程发展,应加强山东基层文化建设,即要创新基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基层文化运行机制,优化基层文化资源配置,构建完善基层文化发展空间,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培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

    为了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山东基层(市区、郊区的街道、居委,包括城中村)文化建设造成的影响,准确把握山东基层文化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赴枣庄市五区一市和临沂市沂南县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山东其他地区情况,对城市化与山东基层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 城市化给山东基层文化建设带来机遇

    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为基层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对基层文化的投入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城镇人口的增加对基层文化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

    (一)经济发展迅速

    2012年末,山东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由2007年的3630美元提高到8201美元;地方财政收入接连突破三个千亿元,达到4059.4亿元,年均增长19.4%。按照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7%);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6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6.5%)。

    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体现在对基层文化的投入上。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数字影院、规范性社区文化中心等的发展实施“以奖代补”鼓励政策,筹措资金支持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积极构建文化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体系,使文化建设的权重占到了10%。山东省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了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中。这种考核评价机制使基层文化发展所需经费的财政预算有了切实的保障。

    (二)文化需求迫切

    城市化使农村变为城镇、农民变为市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收入的增长带来对文化需求的快速膨胀。

    城市化进程中有两类人的文化需求迫切。一类是“农民工”,他们已进入城市,脱离了乡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急于通过城市文化活动获得身份认同;一类是因土地征收正在进驻或将要进驻城市的“失地农民”或称为“搬迁户”群体。据测算,山东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产生10万名失地农民。他们同样面临生活方式转变的考验。除了基本的文化需求外,他们还特别需要心理抚慰、群体认同,而这都依赖于基层文化服务来提供。

    心理需求加上购买能力的提高构成了现实的文化需求。2012年末,山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755元、9446元,年均分别增长12.5%和13.6%。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规模巨大、内容丰富的农村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进也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

    二 城市化给基层文化带来的挑战

    从历年数据看,山东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1年山东城镇化率为50.09%,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山东省进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时代。2012年,山东城镇化率达到52.4%。城市化既是人口、经济的快速集聚,也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快速变化;既是规模的集聚,又是各种问题集中产生和暴露的过程,快速城市化进程将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问题密集化凸显;同时人口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许多问题表现得更加尖锐和迫切,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狭窄。这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城市化进程中基层文化有效需求不足

    城市化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新市民”,这个群体以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为代表,农民转变为新市民群体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会有变化。但是,主观和客观原因制约潜在的文化需求变为文化消费,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需求结构不合理。潜在的文化需求变为现实的文化消费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购买力,也就是可支配的收入;另一个是消费意愿,也就是舍得或者愿意花钱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从客观条件看,收入的增长受到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制约。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近年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的收入增长绝大部分被预留给住房、医疗、养老等支出,可支配的收入受到限制。从主观条件看,居民主要倾向于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呈现低端化,文化娱乐消费增速较慢,文化消费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后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