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时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1]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民间文化,是老百姓在生活生产中创造的文化,是他们应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智慧结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包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礼仪、民间艺术、传说以及手工技艺、劳动技术等多种形式,蕴涵着当地人的价值观、宇宙观、自然观和社会观,体现一个民族或群体的个性和风格。
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形式多样。近年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西安鼓乐、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陕西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根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制定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对其价值和重要性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其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脆弱性和传承危机的担忧。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该公约,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并产生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阶梯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2001年以来,中国已先后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上通过代代相传保留下来,但它并不是历史的“遗留物”,而是“活”的文化,因为人们在今天依然实践着它,不断地对其进行再创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对人们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它是当地人的意义体系,能够为当地人提供认同感、归属感和历史延续感。民间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规范、约束并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对维护当地社会的秩序和团结具有重要功能,因此民间文化是一个地方社会的基础。
(一)对维持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这点已得到全球的认同。自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提出文化相对论以来,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已成为全球普遍认同和尊崇的价值。“文化多元主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弱势群体文化保护的理论基础,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0月发布《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5年10月通过《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把文化多样性确定为人类的普遍价值。”[3]
社会文化多样性既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也是人类的创造。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文化都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和创造。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社会正是在文化的差异性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的现代文化成为强势文化,对其他民族及地区传统的和本土的文化实践产生强烈影响,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幸运的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的民间传统文化今天仍在各地农村社会存活着,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持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