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体制状况、货币政策取向、资金存贷格局、资金融通态势等等,既直接影响着生产建设、市场营销、居民生活等微观经济活动,又直接制约着物价平稳、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由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金融系统将仍以间接金融为主。在众多的金融机构中,中央银行以实施货币政策、调节货币流量为主要职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以实现资金存贷为首要职能,所以,完善各银行机构的功能,建立健全银行体系,成为深化金融改革和推进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由3部分构成,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存贷款机构、政策性银行,银行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也集中表现为这些银行的职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的调整。
一、银行体系改革的基本历程
中国银行体系改革已走过20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银行体系改革的起步阶段。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基本路线,由此,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随后几年,经济体制改革,先是在农村,然后在城市,逐步展开。为了适应城乡经济改革的要求,银行体系的改革同时起步。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必须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1]为银行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的银行体系改革,沿着银行体系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路展开,主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理顺银行与财政的关系。通过改革,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财政”、“小银行”,银行只是充当国家财政的会计和出纳的格局,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充分发挥银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其二,理顺银行体系中各类银行的关系。通过改革,改变中国人民银行的“大一统”格局,建立与经济多样化相匹配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存贷款机构并存互补的银行体系。80年代以前,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既承担着中央银行的职能,又包揽了大量信贷业务,从而,形成了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一切银行归并于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在当时条件下,这种银行体系,虽然在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仅适应于计划经济的要求,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必须予以改革。
这一时期,银行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
一是实现银行和财政的分开。1978年,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把银行与财政部门分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财政部中分出,成为部一级机构。这是使银行成为一个独立经济部门的重要举措,也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创造了组织前提。
二是实现各专业银行陆续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中独立出来。1979年2月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同年3月分设了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1983年又重建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各专业银行的恢复和分立,促进了中国银行机构的多样化,为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是建立中央银行新体制。为了加强金融宏观调控,使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适应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于1983年9月11日决定,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成为发行货币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与此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独立为一家国有专业银行,专门承担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的一般工商信贷业务。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分立,标志着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金融宏观调控主体,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初步形成。
这些改革,虽带有起步性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推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改革,吸收和组织了上千亿元的存款,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银行分设后,使中国外汇收支很快由逆差变为拥有上百亿美元的结余(储备),由于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还吸引了大量外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实行了拨款改贷款,推动了固定资产体制改革,提高了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中国工商银行建立后,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亦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阶段,1984~1992年,为银行体系改革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