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经济新常态下云南扩大就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潘启云 刘丽丽 陈旭东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下,云南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就业数量稳定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逐步提升;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基本建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农业转移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任务艰巨。由于产业支撑、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滞后,人才红利难以充分释放,摩擦性失业问题凸显,创业带动就业不充分。必须厘清扩大就业的基本思路,夯实产业基础,推进创新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Abstract: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maintains stability on the whole in Yunnan,the employment number growths steadily,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ptimizes constantly,the employment quality improves gradually;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employment has basically built,active employment policy has gradually completed,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system has primitively formed,employment service information platform has basically set up;Employment situation is still grim,college recruit students number increases year by year,the population of transfer employment from agriculture has a huge number,helping to groups of employment difficult is a difficult task. Because of reasons of the industry support,institution and mechanism,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in employment is strike,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develops lags behind,talent dividend is difficult to fully release,the problem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is strike,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which created by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is inadequate. Must to clarify the basic ideas of expanding employment,to solid industrial foundation,to advance the innovation business,to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to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欠发达多要素于一体的省份,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够快、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非常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务十分艰巨。在资源要素、资本投入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劳动力增量投入,优化就业结构,将为云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本课题组在2015年4~5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红河等市州开展调查研究,对经济开发区、煤化工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技师学院等进行实地考察,召开调研座谈会5次,向创业者发放调查问卷152份,收回有效问卷140份,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运用实证分析、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一 云南扩大就业的基本现状

    (一)云南就业总体保持稳定

    1.就业数量稳步增长

    从就业人口总量看,2010~2014年,云南省就业人口数量分别为2765.9万人、2857.24万人、2881.9万人、2913.36万人和2962.25万人。就业人口数量稳步增加,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7%。[1]

    从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看,2010~2014年,分别扶持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68万人、9.35万人、8.3万人、9.31万人和9.52万人,下岗再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稳定在8万~9万人,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从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看,2010~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分别为27.38万人、27.60万人、29.30万人、31.72万人和36.5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7.5%。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比上年增长15.75%。[2]

    2.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变化反映经济转型升级。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城乡就业结构和就业行业性质等方面,可以考察近年来云南就业结构的变化。2010~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0~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变化情况

    根据表1数据计算,2010~2014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26.97%提高到33.11%,从业人员达980.7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缓慢增长,由12.60%提高到13.18%,从业人员达390.43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下降,由60.43%下降到53.71%,从业人员为1591.07万人。[3]从静态分析来看,全省的就业人口仍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只占13.18%,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较多,约占1/3。从动态趋势来看,农业转移就业人口明显增加,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将继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较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稳中有升,需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为7.1%,就业人口正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逐步优化就业结构。

    按城乡就业结构划分,就业人员可分为乡村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和其他就业人员,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0~2013年城乡就业人口分布

    通过表2数据可以计算出,2010~2013年,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由78.34%下降到74.88%,但仍占就业人员的很大比重;城镇就业人员逐年递增,年均增长率为4.0%;其他就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为29.10%,就业人员正在逐步从乡村向城镇转移。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又分为国有单位就业人员、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和其他单位就业人员,具体就业人数如表3所示。

    表3 2010~201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具体划分

    通过表3数据可计算出,2010~2013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减少18.06万人;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1.86万人;其他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64.80万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其他单位就业,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化,就业形式将更加灵活,就业结构更合理。

    3.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就业质量与劳动的收入情况密切相关,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可以反映就业质量情况。2010~2014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4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6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了11.4%;2011年为18576元,比上年增长了15.6%;2012年为21075元,比上年增长了13.5%;2013年为23236元,比上年增长了10.3%;2014年为24299元,比上年增长了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说明城镇就业质量逐步提升。

    近年来,云南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创收,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2010~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10~2014年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

    图2 2010~2014年云南农民人均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