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油价新常态

    作者:顾弦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摘要:

    2014年6月以来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石油长期供给面的改善。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六轮油价下跌的历史,供给面改善将在长期内抑制油价上涨。我们预计2015~2016年油价将维持在50~65美元/桶,未来5~10年油价的新常态将维持在靠近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地缘政治冲突可能触发油价反弹,但不会改变低油价的中长期走势。石油价格下降有利于提升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不宜对油价变化带来的通货紧缩压力过度反应。油价下降为国内消化债务压力、调整财政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政策提供了机遇。中国应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政治协商,帮助缓解产油国可能出现的地缘政治冲突。

    Abstract:

    Since June 2014 the improvement on the supply side has been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of the plunge of oil price.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oil price movement after 1970s,we find that the supply-side increases will restrain the oil price from rising in the long-run. We estimate that the average level of oil price will be around 50-65 USD/barrel from 2015 to 2016,and the new normal level of oil price will be close to the marginal producing cost. Geopolitical conflicts may trigger the oil price rebound,but won’t change the long-term trend of oil price. The oil price fall will benefit the global a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onetary policy should not overreact to the deflation incurred by oil price changes. The oil price declin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alleviating debt load,and reforming fiscal policies and foreign reserves management policies. China should take part in the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political negotiation more actively and help to ease the geopolitical conflicts in oil-producing countries.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下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从115美元/桶一路跌落至46.3美元/桶的低位,也结束了国际石油市场在过去四年中价格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和从2000年开始的大宗商品超级上升周期。这一轮油价剧跌的原因与以往有何不同?未来油价的走势如何?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价格下跌仅仅是短期调整,还是未来将进入低水平的新常态?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从长周期视角来分析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趋势;第二部分从供求、汇率和地缘政治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一轮油价下跌的原因,并对未来油价走势做出展望;第三部分研究油价波动对增长与通胀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油价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五部分提出中国的政策应对。

    一 石油价格的波动趋势

    1948~1970年国际油价基本稳定在1.90美元/桶左右的低水平,而在此后的30多年内,油价共经历了六轮大幅下跌。2014年下半年至今的此轮油价下跌幅度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

    (一)中长期价格走势

    从过去20多年国际石油市场的月度价格来看,油价的波动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是1987年至2008年6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此期间布伦特原油价格一路从18美元/桶上涨至138美元/桶;第二阶段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至2008年末,布伦特油价从138美元/桶的高位下跌至35美元/桶;第三阶段是2009年初至2011年中,布伦特油价从35美元/桶左右逐步回升至126美元/桶左右;第四阶段是2011年至2014年中,布伦特油价在105美元/桶左右上下波动,油价走势相对稳定;第五阶段是2014年6月至今,油价再次出现剧跌,从115美元/桶左右下滑至46美元/桶左右。

    图1 石油价格中期走势

    (二)名义与SDR标价的油价走势

    国际油价在更长时期内的年度均价走势如图2所示。从1948年至1970年,原油价格被七大石油公司压在很低的水平,以美元标价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长期维持在1.90美元/桶左右,仅为当时煤炭价格的一半水平。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采取了减产、禁运和抬价等举措,油价开始上涨,之后更是一路上升至1980年的36.83美元/桶。但在此之后,油价又下滑至1986年的14.43美元/桶。在1989年至1999年的十年中,油价的走势相对稳定,布伦特油价在均值18.32美元/桶的水平上下波动。但是,从2000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这一期间,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石油需求也迅速增长,油价一路上涨。以SDR标价的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与以美元计价的油价走势基本一致(见图2)。

    图2 石油价格长期走势

    纵观1990年以来的五轮油价下跌,本轮油价剧跌程度仅次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见图3)[1]。以布伦特原油价格来看,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下跌了57.28%,而2008年6月至12月金融危机期间下跌了69.81%,1990年至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油价下跌了46.76%。

    图3 1990年以来的五轮油价大幅下跌

    二 油价下跌:这一轮有何不同?

    造成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油价大幅下跌的原因复杂,本部分将分别从供给、需求、汇率与地缘政治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此轮油价大跌的缘由。

    (一)相关文献

    理解油价下跌的驱动因素对判断油价下跌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相当重要[2]。Kilian基于1970~2007年石油价格的月度数据并利用结构VAR模型,将油价变化的因素主要区分为三种:石油供给冲击、全球需求冲击以及石油需求冲击,其中,石油需求冲击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石油供给预期下的“预防性需求”[3]。研究发现,历史上油价大幅变化主要是由全球需求冲击与预防性冲击导致的,而非供给冲击。

    张斌等将石油价格大幅变动的驱动因素归结为四类:长期供给面冲击(新油田开采、OPEC石油供应策略变化、替代能源开发等)、短期供给面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石油产出地区战争)、长期需求面冲击(全球经济增长的持续高涨、单位产值的能源使用密度变化)、短期需求面冲击(金融市场动荡)等[4]。而从1970年至今石油价格的六次大幅下跌来看(见图4),前五次的原因分别为1981~1986年的新油田开采、石油供应策略变化(长期供给面冲击),1990~1993年的海湾战争(短期供应面冲击),1996~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短期需求面冲击),2001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短期需求面冲击),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短期需求面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