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北京、上海、广州社会中间阶层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间阶层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中间阶层的比重相对更高。本研究报告基于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三地中间阶层的现状。在推定各地中间阶层规模的基础上,着重报告了中间阶层在经济状况、工作状况、生活方式、阶层认同、社会生活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对北上广中间阶层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首先,中间阶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中间阶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中间阶层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念中包含非常多的正能量,对其他社会群体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再次,中间阶层的形成更多的是通过市场渠道,是市场经济的主力军。最后,中间阶层规模的扩大对于我国社会避免两极分化和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使社会结构朝向更加合理的橄榄形社会迈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the scale of middle-income group in China has expanded a lot.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income groups is comparatively higher in the developed area especially as Beijing,Shanghai and Guangzhou. The survey repor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which is based on the random sampling survey in the three metropolises mentioned above. The report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status,working conditions,lifestyle,class identity and social lif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umption which is about the scal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n these cities.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we conclude that:1)First of all,the middle-income group has strong economic capabilities. The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be highly motivated and promoted by the continuously expanding scal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2)Secondly,the social attitudes and values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contain abundant positive energy,which wil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uidance of values to the other social groups;3)Moreover,the middle-class is the main force of the market economy as the group is shaped by the market mostly;4)Last but not least,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n Chinese society will be of essential importance to avoid the polarization and shake off the middle-income trap,which means the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will be more reasonable and head for the Olive-shaped society.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中间阶层这一社会群体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中间阶层的群体特征,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统一组织了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特大城市开展了“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1],本报告依据这次调查获得的数据,聚焦中间阶层人口具有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

    中间阶层的界定标准学界并未统一,本研究采用了多元标准予以界定。首先选取了五个主客观指标,分别是:本人及配偶的职业类型、家庭阶层定位、家庭住房等级、去年全年总收入、去年全年总支出。对于第一个指标,如果本人或配偶是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党政组织负责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或管理人员的,即为中间阶层。对于第二个指标,我们将阶层从低到高分成了分值为1~10分的十层,通过询问受访者,所在家庭处于社会中的哪个位置来展现。而第三个指标,家庭住房等级与前一指标类似,赋分为1~10分,测量人们对于家庭住房等级的主观评价。对于第二、第三个指标,分值大于或等于5的即属于中间阶层。而去年全年总收入、去年全年总支出作为数值型变量,只要受访者的收入或支出大于调查样本的中位数,就可算作中间阶层。

    对以上五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获得了两个主因子,一个在职业类型、去年全年总收入、去年全年总支出这三个指标上因子负载较高,一个在家庭阶层认同、家庭住房等级这两个主观指标上负载较高,说明主客观指标之间对应程度较低,由此我们选择了解释力较强的三个客观指标经过因子分析作为区别中间阶层与非中间阶层的标准。

    本次调查的3017名受访者中,符合上述中间阶层界定标准的受访者为1497人,占49.6%;非中间阶层为1520人,占受访者的50.4%。中间阶层的平均年龄为40岁,按性别划分,男性占47.0%,女性占53.0%;在户口类型上,约76%的人为非农户口,约63%的人为本市户口;而在地域方面,有561人居住在北京,按照北京受访者1013人推算,北京中间阶层人口的比例约为55.4%;511人在上海,按照上海受访者1004人推算,上海中间阶层人口比例约为50.9%;425人居住于广州,按照广州受访者1000人推算,广州中间阶层人口比例约为42.5%。

    本文对中间阶层群体的经济状况、工作情况、生活方式、阶层认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将其与非中间阶层在不同城市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对北上广中间阶层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完整呈现。

    一 家庭经济状况

    本调查用固定资产、资金流动、年收入情况、年支出情况等分别展现中间阶层和非中间阶层群体的家庭经济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上广三地的中间阶层的收支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对比。

    (一)中间阶层的资产状况更为优越

    本研究通过询问是否拥有自有房屋和汽车来考察受访者的固定资产状况。房屋产权包括:完全自有、和单位共有产权、租住、政府免费提供、单位免费提供、父母/子女提供、向其他亲友借住以及其他。本文中我们只把完全属于受访者自有算作自有房屋。从表1可以看出,超过六成的中间阶层拥有自有房屋,非中间阶层拥有自己的房屋的比例相对较低,约为52.5%。而在自有汽车方面,接近半数的中间阶层拥有私家车,在非中间阶层中比例则很低,仅为13.6%。

    表1 北上广中间阶层资产状况比较

    在资金流动方面,我们询问受访者是否曾将钱借予他人,或是曾向他人借钱。结果显示,无论是中间阶层还是非中间阶层,在借贷方面的金钱往来都不频繁,其中中间阶层对外的金钱流动较非中间阶层而言稍多,12.3%的中间阶层曾将钱借予他人,而在非中间阶层中比例仅为中间阶层的一半;11.2%的中间阶层曾向他人借钱,也要高于非中间阶层的7.8%。

    (二)中间阶层的年收入普遍高于非中间阶层

    本次调查测量了受访者家庭2013年全年的总收入以及构成总收入的不同类型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调查显示:中间阶层的年收入平均接近20万元,约为非中间阶层的3.5倍。其中,首先是工资性收入构成了总收入的大部分,中间阶层的年均工资收入为191879元,远高于非中间阶层的60772元;其次是经营性收入,中间阶层在这一类年均收入32600元,是非中间阶层5741元的近6倍;再次是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