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中国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的走向
    ——“蚁族”发展新态势及若干思考

    作者:廉思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摘要:课题组利用三次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蚁族”群体的八个变化与八个不变,认为“蚁族”并不是一个问题群体,而是人口城市化的先行军、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者、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的纽带与载体,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应当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基于这样的认识,课题组提出了管理服务“蚁族”群体的四个新路径和解决“蚁族”问题的四个长效机制。最后,详细探讨了“蚁族”与高等教育、在职贫困、社会网络以及合理预期的关系。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our group's three investigation, we hav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ant tribe" and figure out that the "ant tribe" are the first army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the main part of city's labor market/ the ties and carrier of the metropolis and the city group construction and the object of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management. The "ant tribe" should share the benefit of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o our team list some advice of how to service and manage the "ant tribe" and how to solve the "ant tribe" problem thoroughly. At last,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 tribe"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working poor/ the social network/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

    2003年初,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将达到699万人。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经历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一个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主体的新群体——“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别称“蚁族”)。该群体的出现折射出我国社会管理、大学生就业、社会底层群体稳定、户籍制度改革等现实问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城市管理日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日益深化、世界范围内青年社会运动兴起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课题组作为“蚁族”概念的提出者,先后对该群体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抽样调查,除2008年初的预调查外,第一次调查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北京进行,回收有效问卷546份;第二次调查为全国调查,于2010年3月至8月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五城市进行,其中在北京地区回收有效问卷1173份;第三次调查,即2013年调查,于2013年1月至3月在北京进行,回收有效问卷1008份。本报告所用调研数据均来源于这三次调查。

    一 “蚁族”发展状况的八个变化

    综合分析三次调查结果,课题组发现“蚁族”群体有八个变化。

    (一)群体规模在增大

    课题组2009年的调查显示,“蚁族”在物理空间上呈现出“聚集”的生活状态,在聚集区居住的“蚁族”数量保守估计有10万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起北京1980年以后出生、18岁(含)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流动群体规模呈明显扩大趋势,2008年至2012年北京登记数量分别为53.6万人、53.4万人、66.2万人、66.6万人、72.0万人,群体规模加速扩大,年均增长6.1%,到2012年已占到北京青年流动人口的14.5%。如果把该群体人数1000人以上的社区(村)界定为聚集区,聚集区内该群体总数约为16万人。可见,“蚁族”已成为北京实有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历层次在提高

    “蚁族”受教育程度在逐步提高,2009年调查显示,该群体中拥有本科学位的占31.9%,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占1.6%;2010年调查显示,该群体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占49.8%,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2%;2013年调查发现,该群体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占43.9%,研究生学历比例又有所提高,达到7.4%。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蚁族”群体的学历层次在逐渐提高,高学历并不表示可以改变“蚁族”状态。

    (三)居留模式在转型

    婚姻家庭成为“蚁族”在京居留的重要因素,2009年调查中仅7.1%“蚁族”已婚,2010年调查显示,“蚁族”中已婚比例为13.1%,而2013年调查发现,已婚比例已达到26.4%,占总量的1/4以上。同时,“蚁族”在京居留时间逐年增加,2013年调查显示,该群体在京居住平均时间已达到3.5年,这都反映了该群体在京居留模式从“个体独居”向“家庭合居”转变。

    (四)聚集类型在变多

    课题组之前的研究表明,2010年以前该群体主要居住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村)中,这些聚集区最近位于三环周边,最远位于六环周边,如朝阳区十八里店、崔各庄,昌平区回龙观、沙河镇,海淀区西北旺镇、东升镇、四季青镇等地区。2010年后,随着北京市重点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公共交通建设的加快,以“蚁族”为主体的聚集区逐渐减少。目前,“蚁族”主要在高校周边与未毕业大学生杂居、在流动人口聚集区与其他流动人口杂居等,实现了由单一形态的群体聚居向散居、杂居等多种形态的居住方式转变。

    (五)居京意愿在减弱

    在购房地点的选择上,2010年的调查显示,16.4%的“蚁族”会视情况而定,39.2%的会选择在北京购房,18.1%的会选择在二三线城市购房,26.3%的会选择在家乡购房。2013年调查显示,35.8%的会视情况而定,25.9%的会选择在北京购房,11.1%的会选择在二三线城市购房,27.2%的会选择在家乡购房。可见,选择在北京购房的比例明显下降,更多的“蚁族”选择“视情况而定”,表明其在购房的选择上趋于理性和务实,并不是非常执著于在北京购房,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未来再做权衡。

    (六)经济状况在改善

    2009年调查显示,“蚁族”月均收入为1956元,大大低于全市职工月均工资的3726元(2008年),两者差值为1770元。2013年调查显示,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