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以“内爆”为关键词的纪录片技术发展前瞻与反思

    作者:李超 韩长江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摘要:

    在电子媒介对人们生活领域高度渗透的今天,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纪录片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借助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对“内爆”概念的不同解读,预见并反思今后助力纪录片发展的三项技术。重点探讨了纪录片发展中移动互联与“内爆”的深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内爆”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脑神经科技消解社会“内爆”为平面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崩塌的可能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照相机从小孔成像的原理变为现实,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法国的朱尔·让桑发明了摄影机,他不断改进,最终可以在9厘米宽的胶片上以每秒60张的频率拍摄。如今技术革命的周期再不是50年、30年这样长,几乎每天都有新技术的诞生。现在我们可以观看震撼的3D纪录片,可以体验延时摄影的美丽,拍摄范围从深海延展到外太空。

    可以说人类的触角已经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过去机械时代专门化分工使人们形成的分解、切割式看问题的方式。麦克卢汉认为人类进入电力技术发展的时代后正在经历内向的爆炸,即媒介是人的延伸,新技术的出现产生新的认知尺度,形成新的认知环境,从而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机制产生影响,甚至使之发生变化。“在电力时代,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靠技术得到了延伸。它既使我们和全人类密切相关,又使全人类包容于我们身上”[1],最终“地球村”便是“内爆”的结果。

    鲍德里亚同样看到了电力技术这种消除时空障碍的力量,但是经历了网络大潮的他对“内爆”持担忧态度。在鲍德里亚看来,媒介所制造的信息符号已经成为我们赖以感知世界的主要手段,媒介可以通过信息符号来建造虚拟的世界,即“仿真”和“超真实”。媒介在制造“真实”的过程中也在吞噬意义,并且拼贴意义、制造意义。真实和虚拟界限的消除,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意义的虚无。“内爆”最终成为社会内部的破坏和颠覆力,意义和价值在“内爆”为平面的社会中被摧毁。进而媒介成为社会的控制力量,左右人们的思考。带着麦克卢汉和鲍德里亚对“内爆”的不同解读,我们从制作传播、用户体验、内容生产三个方面来探讨纪录片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纪录片的移动互联:纪录影像的蓝海与“内爆”的深化

    电视作为一种受众参与度低的媒介,而被麦克卢汉归为“冷媒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受众的时间不断地被移动化、碎片化,电视纪录片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传播环境。以手机为代表的纪录片移动互联正在快速发展,悄然改变了电视纪录片的制播形态,并深化了纪录片的社会“内爆”。

    笔者在《手机纪录片的发展与4KG技术下的应用前景探析》一文中指出,手机纪录片一是指以手机为播放载体的纪录片,二是指用手机拍摄、制作、传播的纪录片类型。一部拥有4K和4G功能的手机,便可在移动化、碎片化的环境下完成传统电视纪录片的整个生产流程。

    技术门槛的降低带来的是海量的手机纪录影像。早在2006年,两位意大利导演就尝试用诺基亚N93手机拍摄一部长达93分钟的纪录片《新爱情交汇》。其后,伊朗一位女导演在伊朗大选期间,耗时1个月,用手机记录下了伊朗大选时街头的点滴见闻,经过6个月剪辑成手机纪录片《不被承认的德黑兰》。2011年,用iPhone拍摄的纪录片《8毫米的爱》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短片奖。

    手机纪录片的出现把原本精英化、专业化的纪录片创作引入了全民化的道路。在4KG条件下,低门槛的手机纪录片创作,在其便携、隐蔽的优势上,也更加贴近生活,容易获得更为接近真实的影像资料。在一定程度上,4KG条件下拍摄的手机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形成一种优势互补,扫除了专业纪录片难以到达的社会盲区和死角。

    手机纪录片的特质使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从官方、专业机构的“神经组织”细化到了公众、平民的“神经元”。这种认知尺度的细腻和扩大,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机制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即人类社会“内爆”得到深化。

    并且这种纪录片技术带来的社会“内爆”将继续发展。如果手机的功能进一步强大,一部纪录片的完成也许是“众筹式”的。任何拥有手机的用户,身兼摄像、剪辑、导演等身份。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拍摄上传“导演”用户所需的素材,再由“导演”用户用手机剪辑、传播自己的纪录片作品。例如在国内这种纪录与社交媒体结合的APP已经初露锋芒,微视、美拍、秒拍等应用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上传微短的视听素材。

    麦克卢汉预言因电力技术拉进而形成的“地球村”仍在缩小,最终会内缩在一个点承载在每个个体身上。未来纪录片的摄制可能会是可穿戴设备、视网膜摄影机等的天下,但是现在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