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一 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发展历程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大力推进信息化,不断健全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格局。30多年来,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探索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3年),形成了以推进经济领域信息化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机制
20世纪80年代初,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开始建立。
1982年,撤销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和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成立电子工业部。
1982年10月4日,国务院成立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同年12月8~12日,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全国计算机系列型谱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大中型计算机、小型机系列机的选型依据。
1983年10月,国务院提出,应当注意研究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为研究我国新技术革命的对策,国务院成立“新技术革命对策”小组,组织了计算机专项和光纤通信专项研究。
1984年,为了加强对电子和信息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推动这项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为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七五”期间,重点抓了十二项应用系统工程,并建立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贴息贷款,支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成立了“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国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的长远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和统一编码等基础性工作。
1986年2月,为了统一领导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经济信息管理,国务院批复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以国家经济信息主系统为基础,组建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委托国家计委代管”[1],并成立了由国家计委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联合组成的“国家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原国家计委),宋平同志任组长。
1988年5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机电部,并将振兴电子产业的任务交机电部承担。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1988~1992年,国家经济委员会、机电部、国家科委和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办公室,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EDI技术、CAD/CAM以及MIS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不断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了以国家信息中心为龙头,由中央、省、市、县四级经济信息中心组成的覆盖全国的经济信息系统。在重点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同时,国务院先后批准金融、铁道、电力、民航、统计、财税、海关、气象、灾害防御等十多个国家级信息系统的建设,43个中央部委先后成立了信息机构,开发了各类经济信息数据库174个、各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252个,使得我国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引进了国际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全面改善了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环境,为我国信息化发展在战略、体制、人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重点推进阶段(1993~2000年),形成了以建设重大信息系统为主要任务的管理体制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建立了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推进以“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为代表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跨部门、跨地区协同,199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政府经济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担任联席会议主席,联席会议人员组成基本上包括了国务院主要经济部门。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1)对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工程(金桥工程)、外贸专用网工程(金关工程)、电子货币工程(金卡工程)及计税收款机的推行等跨部门、跨地区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国性经济信息化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2)对工程实施过程中需确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出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3)预审工程立项、资金筹措和实施方案等重大事宜,报国务院审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