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
一 引言
想象力是指人对头脑中已经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核心就在于人类自身所独有的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创造性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必要因素。创造性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个体的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主体对现有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加工、组织和整合,合成和创造出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事物(形象)。它需要对已有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而形成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新形象。这种形象越新颖、越独特,社会意义越大,它的创造性水平也越高。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来看,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1]
新颖性、丰富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是创造性想象力的重要特征,在创造性想象力中占据重要作用。新颖性是创造性想象的主要标志,是创造性想象最本质的属性。新颖性指创造性想象中存在一种与其他部分迥异的成分,这是事物不同寻常的反应,是与绝对部分反应相异的部分。在想象的过程中,出现的新形象越独特、与众不同,就标志着新颖性指标越高,也就越能产生新异、奇特的思维。丰富性指创造性想象过程中各成分的总量,是在一定时间内个体所能产生的想象项目的总量,总量越大意味着想象的范围就越广。灵活性是衡量创造性想象类别的重要指标,表现的是思维的跨越程度,灵活性越高意味着思维活动中个体越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提出不同寻常的新方案。深刻性指创造性想象的精细程度,是创造性想象细节的衡量指标,标志着创造性想象成果的细致和具体化程度。
针对创造力,国内外的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而培养创造力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创造性想象力。[2]20世纪初,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和辛普森(Simpson)等人通过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进行实际测验,发现小学3年级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最高点,但是从4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想象力开始逐渐下降,这一现象被称为创造性的“四年级骤降现象”。[2]我国学者胡卫平对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少年创造性从12~17岁呈平稳增长趋势,但在14岁和18岁时有所下降。[3]对青少年想象力年龄发展特点的研究比较集中,王连洲的研究认为,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整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发展,8~10岁是想象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10~14岁则是创造性想象的稳定期。[4]因此,创造性人格是衡量创造性想象的一个主要指标。聂衍刚、郑雪等对9~19岁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研究认为,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存在不同阶段,分别是15岁之前的稳定期,15~18岁的突变期和18岁以后的第二个稳定期。[5]
按照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个体的创造力受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和环境共同影响。斯滕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在他的理论中的第三维度,即人格特征,总结出了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包括有适度的冒险精神、期望被别人认可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进行抽象思维、乐于进行智力活动与游戏等。[6]在个体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形成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来说,其特征也同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好奇心是其重要因素,好奇心与创造性想象力总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角度讲,好奇心是创造性想象力的源头与动力。
研究者普遍认为,环境可以激发或抑制一个人的创造性想象力,影响创造性想象力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创造性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具有创造性的人,其家庭成长环境极其重要。[7]家庭成员的支持与鼓励、与同伴联系及互动的机会都是影响个体创造性想象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人格是个体的先天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发展出来的,因此人格的塑造离不开父母的遗传以及个体生长环境,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形成创造力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环境的研究多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展开,涉及父母的职业、学历